刘利民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
摘 要: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老师的传授,忽视了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机器”,这严重制约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他们成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物理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联系生活;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学会学物理,从而促进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下面,笔者从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展开问题探究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討论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受到“应试教育”的误导,存在教学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讲得清、讲得细,学生便可学会物理。然而,学生却在这种只重视理论教育的课堂中,只会“纸上谈兵”。因此,要想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教师就必须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在“弹力”一课中,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很多生活中与弹力有关系的例子。首先,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射箭、蹦极等相关视频,然后请学生思考如何从物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些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学生可以总结出这些视频动作的共同点,并依据教材,总结出“弹力”这一物理概念。另外,我也会与学生一起进行几个简单的弹力实验,比如拉伸橡皮筋、挤压皮球等,让学生了解发生弹力的条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定律,还能够在实例的引导下学会思考与总结。
二、展开问题探究教学活动
高中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都很重,而物理知识的探究性很强,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展开问题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大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物理教师通常喜欢用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导学生主动思考。然而,很多教师由于没有考虑设计出科学的问题,只让一部分物理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参与到解答问题的活动之中,也无法合理利用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教师要设计出具有开发性、探究性且难度符合“最近发展区”水平的问题。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我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举行拔河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用力,才能够进行移动。在拔河结束之后,我问学生:“请问,如果你们不用力的话,能不能把对手拉过来?”学生回答:“不能。”然后,我再接着问:“那是不是只能在力的作用下,才能维持运动?”大部分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答案。紧接着,我让学生展开物理学习,利用他们的拔河游戏来探究力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转变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一。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其不断在自学、合作学习中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步探索出物理学科的内在逻辑规律。高中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尤其是经过初中的物理启蒙教育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学习“圆周运动”中,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小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同速度的两个对话,让学生根据这个动画思考其中的异同点。学生在思考过后,指出:“两个小球的运动轨迹都是一个圆,但是他们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然后,我再让学生根据教材展开自学,让他们思考:如何使用物理语言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结束自学之后,我将学生分组,使其以小组为单位来表述自己的学习思路,一个小组成员表述,别的成员补充,在小组内不断完善学生的结论。最后,我让小组选派一个代表,表述他们的探究成果。整个过程我都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主,只是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点拨与指导。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主要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使学生乐学、学好、会学。为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到生活化的物理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展开问题探究性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廖芬.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2]李坚.浅析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2013(17).
注:本论文系教育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数字校园专项基金“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KTA721)”的研究成果。
编辑 李建军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