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娥
【摘要】“先学后教”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的“先学”,并非让学生泛泛而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标地自学。这里的“后教”,教师并非漫无目的地教,而是针对学生先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
【关键词】先学后教 教学实践 圆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09-02
“先学后教”理念如何在课堂上践行呢?现以《圆的认识》教学实践为例加以阐述。
一、开门见山,揭题明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圆的认识”(板书课题)通过课前自学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吗?(指名学生汇报)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会用圆规画圆;(2)懂得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3)知道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反思: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先学后教”的课堂,首先应让学生明晰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胸有目标,心有所向。上课伊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揭示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确保学有方向。
二、先学后教,探索新知
1.组内学习,纠错补充。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自学,想不想和小组同学交流收获和疑问?(想)小组交流时请注意看小组学习要求:(1)组长分工,有序交流;(2)核对答案,质疑讨论;(3)疑难问题,标上记号。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反思:为了避免学生的先学活动过程流于形式,陷入肤浅式、片面化的泥潭,在活动之前有必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每位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提出小组学习要求,让学生学有规则,有利于提高小组交流实效。学生依托“导学案”在小组交流各自在独立思考后还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交流、碰撞、分享,小组达成共识。这样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平台,避免了少数优生的意见替代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人人能参与,参与有收获。
2.集中汇报,展示交流。
反馈一:用圆规画几个圆,说说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好,第一个问题就请那位坐姿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汇报。生:这是我画的圆,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1.针尖不能移动。——师:也就是“定点”(板书)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动。——师:也就是“定长”(板书)。最后再旋转一周(板书:旋转)
师:好,老师就按你的方法画一个圆!好,谢谢你!……
反馈二: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
学生汇報,教师根据汇报小结、板书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和举例验证,辨析概念。
反馈三:在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愿意分享?有请第三小组的同学。
(1)圆的半径有多少条?直径呢?
生:一个圆里的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两个学生分别用折、画验证的。生2:因为半径是由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组成的,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我想半径也有无数条。师:哇!你太棒了,通过半径的概念推理出来的,掌声送给他。接下来由XX汇报第二题。
(2)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
生: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我是通过对折了很多次。所以半径相等。(展示折比方法)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画了几条半径,发现几条半径都相等。直径也一样。(展示画量法)生:用圆规、用笔去量去比、量发现的。
(3)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你会用字母来表示吗?
生:在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1/2。(师板书:d=2r,r=d/2)我是通过量发现的。师:一定要同圆吗?大家看这两个圆——师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圆,怎么样?(板书:在同圆(或等圆)里)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我是通过对折发现的……
反思:“集中汇报,展示交流”是“先学后教”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经常思考: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我的做法是,结合学生小组展示的情况相机灵活教,教在学生的疑难处、教在思维的提升处、教在方法的提炼处。例如,画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课前自学、体验后都能掌握,不需要老师教,直接派代表汇报就行了。理解圆的有关概念这一环节也由学生自学后汇报,教师适时点拨,而在理解半径与直径关系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上前展示小组的团体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小组的学习凝聚力与荣誉感。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用精炼的问题进行追问,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并没有弃之不管、任其发挥,而是通过精问巧导、点拨使学生掌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
三、当堂检测,内化新知
1.基础练习2.学以致用(让学生多结合现实实物)3.拓展应用(增强学生发散思维)
反思:在“当堂检测”环节,检测内容的设计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分三个层次展开:一是本节课概念教学的知识点、重点、易混点的基础性练习。二是变式练习突破教学难点。三是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拓展题。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检测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内容,再组织有效的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汇报、分享成果,从而实现新知的当堂巩固。
总之,“先学后教”的课堂是令人愉悦,彰显生命的课堂。教师看似“无言”,实则“有心”。无言之教深蕴教师的良苦用心,设计精心和期待耐心。“无言”并非放任不管,更是用心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