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体育课程构建

2017-03-14 13:21姜健
职业时空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姜健

摘要: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是学生整个高职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体育课程不仅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为目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如何实现体育的有效教学,推动广大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是当前所有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必须全面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基于职业素质本位,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课程,以全面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本位;体育课程构建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必须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力度,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必须基于课程这一载体,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必须尽快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构建以“素质本位”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为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构建职业素质本位下高职体育课程的意义

(一)高素质人才符合现代化社会的要求

目前,全球步入了一个信息互通的现代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必须具备开阔的思维、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的技术等。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在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时,不能再单纯地以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来构建体育课程,而是要在课程中引入职业素质本位[1]。不但要加强学生职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并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锻炼。

(二)高素质人才符合现代职场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众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一生只坚守一个岗位的时代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职业岗位的快速变更,职场的竞争正在日益加剧,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承担着培育一线技术应用人才的重任,必须要对当前的职业岗位频繁变动的时代趋势有所了解,从而进行职业教育目标、课程以及理念等多方面的改革[2]。换句话说,是指高职体育课程构建不能仅仅着眼于职业岗位教育,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职业生涯发展,构建多方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体育课程。

二、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体育课程构建思路

基于职业素质本位来构建高职体育课程,必须要具备常规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同时又要兼备职业院校的特色,打造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推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全面发挥体育课应有的作用。如何基于职业素质本位来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体育课程的目标着手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到职业院校的培養目标以及体育这门学科的特征。职业教育必须要以服务社会治愈现代化建设为基本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基本导向,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技能[3]。由此可以得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上述几点来开展。体育课程的目标除了前面所说的几点,还应该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体育特征。依照素质的构成内容与高职教育的宏观目标,可将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板块:(1)认知目标,这个板块涉及体育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体育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关联;(2)运动技能目标,该板块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多种体育运动能力,以及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与职业技能相关联的体育活动项目;(3)运动参与目标,该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比赛项目当中[4],并学会欣赏各类体育比赛,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技能训练课当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4)身心健康目标,这个版块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运动技能,使其能够抵抗常规性的传染疾病,并通过运动来调节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状态;(5)职业技能目标,该板块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来预防或矫正职业病,并借助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从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着手

所谓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在选择课程价值时所体现出来的倾向,价值取向会受到文化背景、个人信仰以及历史背景等的影响。就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而言,需要强调职业教育所具备的特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旨,以职业素质本位为中心思想,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共同发展,并充分表现出体育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具体可从这几方面入手:(1)必须要把锻炼学生健康的身体作为最基础的目的;(2)始终要让体育课程以服务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就业为原则;(3)坚持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旨在提升广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具体包括职业素质、创新素质以及体育素质等等。基于这几个方面来构建与创新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能够有效体现高职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让体育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知识,而是成为知识、技能以及文化的综合体。实现学生全方位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养成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三)从体育课程的评价着手

对于体育课程评价而言,它与课程的方方面面均有关联,同时体育课程评价也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都在发生改变。开展体育课程评价十分有必要,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找到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对广大体育教师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体育课程评价,集合量的评价以及质的评价,同时也结合了过程与结果的评价。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体育课程的编排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体育课程的理念与社会价值观、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是否相符合,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和以往的课程理念存在怎样的区别;(2)对体育课程的目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体育课程的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合,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否具备可实现性;(3)对体育课程的结构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各个年级以及各个专业的课程类型是否合理,对应教材的选择是否恰当,新政策以及法规的执行是否到位,前后学习阶段的课程衔接是否合理等;(4)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5]。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课程目标所产生的具体贡献,课程内容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编排,以及课程内容是否突出了高职院校的特征;(5)对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体育课程实施时是否依照了相关的规定,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保障情况,以及课程是否实现了相应的目标。

(四)从体育课程的内容着手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不仅要体现出职业学校的特点,同时也要对基础、专业以及创新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如下:

1.优化高职体育课的教学。集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体育课程的特征,将体育课程分成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职业技能课程三个类型。在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以及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为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在第二学年开设专业技能课程,该类课程是基础课的延伸,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设基础类的体育项目,同时还可引入一些较为新颖的体育活动。在第三学年开设职业技能课程,该类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亮点课程之一,必须要对这一课程予以重视。在设置职业课程的内容时,不仅要引入学生毕业后就业所需的技能,同时由于在职业劳动中学生需要重复性的操作而使得身体负荷过重,因此课程也需要包括专门针对身体机能受损的矫正性练习内容。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制定专门的体育技能项目,例如果树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进行育苗以及修剪树枝等操作,因此他們需要具备长时间站立的耐力,以及较强的肩带肌力量,因此可为这个专业的学生设计耐力跑、手指屈伸等教学内容。

2.延伸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只有让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才可以实现长期锻炼的目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成立相关的体育兴趣小组或俱乐部,招纳感兴趣的学生前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开设各类型的体育辅导课[6],由学校安排体育教师来开展相关的讲座,学生可在讲座上与教师就体育知识展开探讨和交流;开展针对体能以及职业技能的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同时邀请相关的体育教师或企业人士担任技术指导,对于比赛中技能与体能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可直接推荐给相关的单位;安排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可在每日安排15至2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体育活动与校外社区体育活动的交流。

三、结  语

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体育课满足了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不仅体现出了常规性体育的共性,同时又结合了高职院校的特征,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不断地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各个专业学生实际所需的职业素质以及技能,在此基础上坚持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打造一堂符合学生需求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王泽荣,吴全全,陈东.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2] 余秀琴.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 全力助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综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3] 李茹,朱波肖,秀显,李伙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对职业病预防作用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4] 谢斌.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个案[J].职业技术教育,2011,(5).

[5] 张诗雄.学习《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

[6] 徐佶,林文弢,刘夫力.我国部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兼析我院现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