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莲 国锦琳 龚一苑 李 阳 何成艳 敬小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科研思路与方法是一门涉面极为广泛的学科,是全校重要的必修限选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解决专业问题,并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学活动来讲,在强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的教学,着重于培养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在系统获取科研方法知识相关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提高自身对于专业新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1]。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内容对于本科生来讲比较抽象,单纯的讲授学生可能难以接受,久而久之,将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学生逃课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想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老师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通过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分析问题、课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简单和形象,而且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研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班讨论和课堂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在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且教学效果较为理想[2]。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知名高校教学经验[3,4],我们在科研思路与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新教学模式,用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科学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总计36学时,教学分为教师教授和师生讨论两部分,讲授24学时,讨论12学时。教学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13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学生人数共计111人。
任课教师重点讲授有关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思路和方法,首先用4个课时讲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如什么是科研、科研方法有哪些、科研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对科研产生基本的认识。然后用8个课时结合实际案例讲授从如何查阅文献到确定课题,接着用6个课时讲授如何开展课题解决问题以及文章撰写,最后用6个课时邀请1到2名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分享科研经验与心得,本期邀请到的老师分享的科研题目为《毛细管电泳在卫生检验领域的应用与改进》和《食物中黄曲霉素的检测》,这样的讲授过程结束后,学生会对整个科研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本专业发展前沿有初步的认识并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
表1 学生对“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效果评价 [n (%)]
通过大班授课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小班讨论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以 4人为1组查阅资料并写出课题设计报告,小班讨论采用学生设计和教师主持研讨的方式展开。在讨论课上学生分组上台汇报讲解本组课题设计方案包括如何选题、开展课题以及可能得到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小组间互相提问答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期教学效果评价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课程考核学生提交的创新课题设计书写作水平。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高度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互动明显增加。从学生提交的创新课题设计书写作水平来看,所有同学能够做到符合要求,优秀和良好占85%,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学生的课后教学质量反馈,上课的全体同学都参与此次问卷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111份调查问卷,回收1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表1)92%以上的学生完全认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这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同学间交流讨论更充分”、“促进师生交流”、“增加对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了解”以及“增强对科研的兴趣”。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全面掌握课程知识;同时,教师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实现教学方法的改进。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使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及时解决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疑惑,使学生具备科研的思维和素养,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 杨云松,常存库,孙丽英.医学院校科研方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ECM, 2014, 33 (6): 35-36.
[2] 郭春燕.美国小班教学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7):50-53.
[3] 姜玲.哈佛大学的讨论课制度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S1): 34-37.
[4] 李俊宏.“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困难与对策-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6(1):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