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
——基于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视角

2017-03-11 12:41:28莫济庆王友山广州市第四中学广东广州5070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东广州5060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广东广州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广州市足球运动

□莫济庆 王友山 李 方(.广州市第四中学广东广州5070;.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东广州5060;.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广东广州5000)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
——基于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视角

□莫济庆1王友山2李 方3(1.广州市第四中学广东广州510170;2.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东广州510260;3.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广东广州51010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视角,探讨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对不同价值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校园足球责任主体运动价值态度

前言

自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后,校园足球从诸多校园体育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探索体教结合路径。近八年来,校园足球迎来了快速乃至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大中小学逐渐开始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广州市是“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布局城市之一,随着广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的成功举办,“广州要普及校园足球‘321’工程,推进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等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广州市“校园足球”活动取得了一定发展。

运动价值观是一种行为准则,它支配着人们运动参与的意识与行为,是推动人们参与运动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对参与“校园足球”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运动价值观的探讨,有利于检验中小学“校园足球”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及更好地指导“校园足球”实践,从而更好地推动广州市“校园足球”活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州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为研究对象,从参与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视角进行探讨。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校园足球”、“运动价值观”为关键词,在CNKI、维普等中文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schoolfootball”、“sports value”为关键词,在EBSCO、Springerlink等数据平台查找外文文献,为本研究积累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自制《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学生版和家长版),经过专家效度检验,同时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两次测试间的相关系数r=0.85。说明本问卷信、效度均合适。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调查了广州市12个区共45所校园足球定点中小学校参加校园足球的学生及其家长。共计发放学生、家长问卷各6200份,回收学生问卷6115份,有效问卷6100份,有效回收率98.4%;回收家长问卷6114份,家长有效问卷6102份,有效回收率98.4%。

(3)专家访谈法。

对广州市45所足球布点的中小学“校园足球”的教练、学校主管体育的行政领导就“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制约因素等进行访谈。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况

自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于2009年4月出台《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6月份启动校园足球活动以来,校园足球已经在全国,包括广东省、市陆续开展。尽管广州市有两支中超足球强队,但学校层面的校园足球直到2014年7月才正式挂牌,进展明显慢一些。以往广州市“市长杯”足球赛是中小学生足球赛的顶级赛事,是中小学校学生在各自区内进行区赛,再选队参赛的,跨年度的赛事。2016年更名为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后,虽近100支队伍参赛,实际是有的教育行政区仅三、四所学校是足球传统校,且这些学校由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组队参赛,并不完全是参赛学校的数量增加了。因此,若仅从学校名称来统计,参赛队伍的单位数目其实并不多。

当前,校园足球运动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运动价值毋庸置疑。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固然受运行体制、当地经济、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困扰,而参与的责任主体如何看待校园足球则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2、学生主体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态度的现状分析

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校园足球活动的责任主体之一,国家之所以提出在学校普及足球活动,不仅仅因为足球运动的魅力,而是看重它的运动价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所以学生对待该活动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对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掌握具体真实的情况,笔者对广州市45所足球布点的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有:

(1)中小学学生球员对校园足球的参与和认知情况。

我们对45所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的中小学学生球员的参与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中小学学生球员对校园足球的认知情况总体较好,其中选择“非常认同”和“认同”都在90%左右的前五项均和喜欢足球运动本身有关,学生在“足球运动促进健康”方面的意识非常好,投以87.9%的高分,仅有极少部分学生不怎么同意以上的说法,不怎么认可的中小学生原因却较为复杂,其中有的对校园足球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一部分学生情钟其它体育项目;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受长辈影响等等。但是“踢足球不影响学习”这一问,却有40.9%的学生不怎么认同。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踢球肯定会占用到学习的时间,或多或少而已,因此有那多学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可是它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的顾虑是什么?

有正确的认识,也是认可价值的,可是当中又有40%以上的同学认为它会或者它可能影响文化课学习,那么这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深度就是一个问题了,而且,40%是一个不小的覆盖面,没有深度就只是表面了,那么就很难达到教育行政的领导们设计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因为有国家文件和报道可查此处不赘述)。既然以学校为依托,构建教育系统为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体系,为什么不在中小学升学体制里给校园足球活动一个出口?让喜欢校园足球的学生们更加深入去追求,有更广阔的视野?学生态度没问题,体制的引导值得思考。经研究发现除受体制局限外,还有家长监护人思想的左右之因素。

(2)中小学学生球员参加足球训练及比赛的主要目的。

众所周知,行为的动机有个体内因和外因,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动机驱动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社会、家庭、学校、性别、体质、年龄等等,其中有主导动机,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辅助性动机。

调查显示,近50%的受访者是因为喜欢它而参加校园足球的训练、比赛等内容),说明校园足球的魅力十足,还有就是其价值高;稍有运动意识的人都知道足球运动的对抗性强,所以选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学生也不少(30.5%);第三高的是“受长辈影响”,因此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动机和目的很纯正和明确;只有极少部分选足球运动的职业性方向,这也正常,因为事实上由于体制不同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我国的义务教育到职业发展的机制也没得到有效连接的。我们应该思考:有如此好的群体基础,若能有效指引何忧国足走出亚洲,不剑指全球,问鼎世界?

2.3、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意愿调查分析

家长作为中小学生的行为的监护人,也是校园足球的五大责任主体之一,家长的支持程度经常决定着他们能否经能常性地参加校园足球活动,所以家长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本课题随机抽样选取中小学学生的同时,也选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

(1)家长对子女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调查。

从统计结果来看家长态度,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家长人数占很大比例40.1%;一般支持的为27.9%;同意态度的是32%。这数据表明有相当多广州市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对待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意愿不高。同时,虽然选择一般态度的家长比例稍低于同意的,但,这就有放任的成分,也说明出当前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家长对待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校园足球活动所带来的运动价值认识程度不深,或者说明从家长自身考虑,参与足球运动可能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从而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但又没法强行制止其行为。

另外,通过与足球教师的交谈了解到家长除了不愿意让孩子踢球的主要原因除了怕耽误学习、影响前途外,还有怕孩子受伤,特别是女生家长,他们希望孩子参加的运动是那些身体接触少,无身体对抗,不易受伤的体育项目。

(2)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观调查统计。

根据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判断以及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现所统计得到的数据显示:选择“影响学习”的比例最高,达到67.9%。和“家长对子女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基本一致,对学生的问卷数据也是在“不影响学习”这项比例最高。所不同的是家长因为担心而不愿子女参加,而学生是喜欢并且参加,才担心影响学习,不过,笔者认为学生主体只要努力是有很多途径和方法去处理好其中关系,家长只是监护层,很难主观上准确判断和把握;对于足球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方面子女和家长的认可度都比较高(家长58.9%);而选择怕子女受伤的为31.3%也是合乎情理,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伤不起。至于个人爱好(20.9%),是家长了解小孩的喜爱或者是迫于孩子钟爱足球运动,尊重子女才允许其参加足球训练的,但是希望孩子成为职业球员的只有34人,占统计总人数的0.5%。这应该与当前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体制的不明晰有直接关系。

3、小结

广州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运动价值观明显不如学生本人端正,主要原因除了现行体制让家长有思想包袱外,硬件条件、配套条件等也是家长难以纠正对校园足球偏倚运动价值观的原因。

[1]丘乐威,焦峪平.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6(67).

[2]陆琨.广州市中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左小萍.漳州市中学生运动价值观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 2015.

[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S].国家体育总局,2011.

[5]贺新奇,张延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

[6]卫来平.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 2010(8).

[7]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G843

A

1006-8902-(2017)-04-ZQ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5-A-b478。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广州市足球运动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6:08
麓湖春天观景
广东园林(2022年2期)2022-05-15 12:18:09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2022年1期)2022-03-11 05:36:04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学咨询(2021年1期)2021-12-30 12:31:05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灌篮(2021年4期)2021-11-22 09:56:11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校园足球背景下高校足球技战术发展的思考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