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德城中学 徐灿光
外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有更多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用爱心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心心相通,心灵交融,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做好班级工作。最好的教育方法,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爱。爱是班主任教书育人的动力。实践证明,贯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爱的教育”。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会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慈母一样:耐心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教给好的学习方法,做人道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其学习进步,细心给予学生生活中的关怀。学生病了,捎去问候,天气冷了,提醒加衣,失败了,给以信心,成功了,予以赏识,衣服不够整齐,轻轻地帮他拉一拉,广播操动作不到位,认真地教他们做好,诚心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做学生的导师、引导者。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时时处处教给他们如何做人、处事,引导他们积极追求、勇于上进。
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才能在学生中树起威信,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还要“严纪”,制定严明的纪律,纪律是成功的保证,能够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不致有所偏离,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浅,自控力簿弱,有时候也难免控制不住自己而违纪。对于违纪的同学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有严肃批评与教育,否则,条约、规范、守则、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还会助长违纪的风气而影响班级稳定。
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班级管理教育,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爱要以严格要求为基础,体现在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帮助上,做到放心不能放松,表扬不忘批评。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爱有千万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纯洁、最高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包括学生的吃穿冷暖、学习情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等各个方面。还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去“闯”,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得到全面发展。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聪明,但是很调皮,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让所有的老师头疼。这时,我就告诉自己,要有耐心,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于是,我每天坚持真诚地跟他谈话十分钟,从周围的生活实际说起,谈他感兴趣的事情。让他做喜欢的事。了解他、亲近他,让他接受我,消除他对我的“戒备”与逆反心理,从中找寻教育他的办法。就这样,他渐渐跟我“友善”了,乐于接受我的意见了,行为变得检点了,学习开始进步了,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也有了。
一个班级既有优等生,又有学困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学困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尽量找到学困生的闪光点,为学困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对于一个新的班级,不要急于把学困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同时尽量在班内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的一员,有一席之地。
闪光点的发现是为了要让学困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为此班主任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给予关心、支持,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在学生转变的过程中还要反复找其谈心,开导、鼓励他,使他的转化能够保持持久性。记得2012年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张同学,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奶奶一起吃住。知识基础较差,纪律较散慢,思想品行欠佳。平时上学迟到,上课讲话、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等再现象常见。而且曾先后两次偷同学的钱和手机。在校外也偷同学的点读机。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每天都会抽点时间对他进行道德、法律、理想、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育。经常提醒他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人要有原则等。经过一段时间,从他的言语和行动中已经感觉到渐有好转。一年后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县重点学校。前段时间碰到他班主任聊起他,说他现在已经是班上的优生,而且是班干部,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由此可以见证,老师的爱,老师的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师生之间就是要在充满情感的交往中建立起来,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美好的环境中受到感化,自觉自愿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事实证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老师真诚的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感情交流,教师的期待也就会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