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人才需求量增加,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更看重整体综合技能的提升。这就要求现行教育教学要对传统以“继承与传递”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进行创新,不能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衡量标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美术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动力的培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主要论述了美术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希望对美术教学发展有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
学校美术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乐观、自信、敏锐及健康的人才,其对学生视觉与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学习,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所提高,同时,学生的观察、记忆及智力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非智力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培养现状分析
1.教育太具功利性
目前,国内美术教育盛行,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因文化课成绩差,无法顺利通过高考,不得不学习美术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寻求新的出路。一般,高二开始学习美术,学生没什么兴趣与基础,就是为了应付高考。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学习美术的学生中,超过88%的学生是为了参加艺考才学习的,其中更有86%的学生并非自愿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前对美术毫无了解。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与成绩不难想象。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进入高等院校后并不会认真对待学习,走向社会后,大部分学生会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美术人才储备比较薄弱,对我国美术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美术教学不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
在我国美术教学中,以引入西方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为主,在实际学习中,通常情况下是对相关绘画技巧进行临摹素描及练习,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美感体验与审美。因而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一味地追求与实物的相似,光线角度及阴影面积,对自身美术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容易忽略。
3.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主观个性强,这是比较常见的,根据个人审美偏好指导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注重绘画技巧与写实的作用,不会正确引导学生培养符合自身个性发展的美术审美能力与绘画风格。美术成绩考核中,考核衡量标准单一,以学生美术学习中的智力因素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
1.培养学生良好性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相较之智慧与博学,良好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更为重要,很大程度上,智力成就取决于性格的伟大,这是在人们认识之上的。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则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以此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剖析作品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过程,感化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更好地迎接挑战。其次,利用长期写生练习,对学生性格进行磨炼。
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人的习惯养成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是要经过长期培训训练的。一旦好的习惯形成,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升;如果不小心养成不好的习惯,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与耐心去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習惯。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善于抓住被观察对象的主要特点,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良好的绘画习惯,就是指学生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并将其描绘出来。但这种习惯的形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观察并进行反复练习,才能真正体会生活中的美,逐步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3)确保作画完整。学生作画过程中,针对构思、打稿、主体刻画、背景处理、勾线、上色及微调等环节,有的学生因某一环节落后,就放弃了整部作品,因此必须要求学生注意从形式与内容上保持作画完整。(4)作画要有自信心。众所周知,充足的自信心,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有的学生文化课学习兴趣低,在公共活动中不善发言,但对于美术课学习,却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尝试,经过反复练习与努力,学生的美术作业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功,增强画画自信心,文化课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因而美术老师要善于抓住此类学生个性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美术并非简单的绘画,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并非单纯地学习绘画技巧。其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学习习惯。因而,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与追求传播出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体会与感受得到相应提高,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华华.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创造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7):148,157.
[2]李红梅.浅谈美术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才智,2015(35):38.
编辑 赵飞飞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