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山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评论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只是一个统筹者,主持着整个教学过程,适时予以点拨、补充、画龙点睛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综合性;发散性;思维交流;讨论
语文课程中,作文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写作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文涵养和基本功底最直观的体现方式。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是非常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多的途径。例如,结合日常生活,通过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充实学生的直接感受来让写作素材多样化;组织班级活动,结合课外阅读、参观、游览活动,为学生提供练习写作的机会;通过教师讲评来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等。我们的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了许多的尝试和创新,卓有成效,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今天,我们就创新习作讲评方法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做出分析。
一、作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师讲评方式
1.综合讲评
这种讲评方式是以指出学生的共性为主,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从构思、写作方法、用词偏好、段落布局等方面,全体学生普遍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归纳总结在习作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
2.专题讲评
以某一类型的文章为题,做出专门的分析,例如:叙事文、议论文、说明文……针对这一类型的写作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起学生对不同类型作文的不同框架体系。
3.典型讲评
主要是在班级范围内,挑出学生习作中较优秀的一篇或几篇典型范文,进行共同欣赏学习,学生集体交流学习,对比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的亮点,补充自己的不足。
4.交流讲评
以分组讨论的方式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补充说明的作用。选出几篇习作为素材,从作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方式等方面出发,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和评价。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新的想法。
5.对比讲评
顾名思义,一般是以同一主题的两篇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按自己的体会,分析说明各自的优劣,较直观地体会到怎么写好、怎么写不好。利于学生在自己的作文改进中,清楚地明白怎么去改好,为什么这样改。
二、通过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创新局面
1.习作技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学生习作单靠老师传授写作技巧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或是自己做的事,或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是自己期望的一种想象,总之,离不开自身的发现、观察和体验。基于这样的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亲近自然体验社会,尽可能多去增加亲身体验。
例如,必修一中的《小狗包弟》,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少学生也有养狗的经历,对于这种感情是有体验的。同时可以借鉴学习作者这种构思方式和写作手法。
2.鼓励“天马行空式”写作,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人的想象力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去用、去开发。而不是给他们画出所谓的正确框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最重要的前提是敢想,给学生的自我思维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去探索。
3.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學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其能动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评论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只是一个统筹者,主持整个教学过程,适时予以点拨、补充、画龙点睛并进行总结。
例如,必修四中的《雷雨》一文,这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话剧,后被改编为电影,至今仍在各大剧院上演。可以安排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观看视频、影像。即主动去了解一部话剧的创作背景,同时通过讨论,分析作者对故事中人物的刻画手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达到学习目的。
4.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再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好的讲评,对于学生来说,也永远是书本上的范文,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更不要说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教师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限的,但这一切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应充分扮演好指引者的角色。
总之,在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我们从出生就处于一个汉语语言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每天都用到它的语汇、语句来交流沟通。但我们的学生中,还是有很多的人在习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语文课的大意。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在习作上的能力提高。不仅是为了提高写作文的水平,也是让学生在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感情体验等多方面获得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枫蛟.初中语文写作技巧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18):3-4.
[2]赵卓.让学生成为修改作为的主角[J].教师教育,2011(2):13.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352。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