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再出发

2017-03-07 16:55边巨星汤骥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展望思考

边巨星++汤骥

【摘 要】“核心素养”成为2016年教育领域讨论的“热词”。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共识,顶层设计下的研究重心转移,整合课程后的拓展日趋丰富。当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数学“核心素养”概念需要厘清,课程内容如何实现合理调整,教师教学理应实现专业多元。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在实践中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发生转变;相关学科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实现1+X;建立教育评价标准,明确学习程度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改革 学科融合 现状 思考 展望

日前,一则题为《英国决定出资3.5亿元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的新闻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这则新闻称,因为孩子们糟糕的数学成绩,英国将在超过半数的英国小学,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此前,英国BBC拍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中国教师带的班 3 科全胜,尤其在数学方面,中国班的平均分是 67.74,而英国班只有54.84,内心崩溃的英国人民不禁要问,怎么才能让咱们的孩子像中国孩子一样擅长数学?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性的考试中所展示的优势不言而喻,尤其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更是证明了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强大。但是频频夺得“国际第一”的背后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组数据: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排名中,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中国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十。按理來说,好的基础教育应该更能够培养出推动学科发展的优异人才,我们有理由要问,基础教育和优异人才培养是否有了断裂层?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外,是否还需要发展更重要的一些内涵?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6年9月正式出炉。明确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关系如下图:

那么由此相对应的是,小学数学如何在“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行为之中?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视角下的课程现状,谈一点思考和展望,求教于专家和同人。

一、现状

(一)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共识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如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标解读》把这些称之为核心概念,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1]

而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教授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则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应当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它的真正内核所在是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思维,这并非是指想得更快一点、如何能够与众不同,而是我们应当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2]

虽然存在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研究立场,对于“什么是数学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对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和数学理解、数学思考与数学问题解决有关”“数学素养唯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习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收获,是数学学习独特的结晶”“人的核心素养发展决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观念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其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对《课标(2011年版)》中“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念做出的个性诠释。

(二)顶层设计下的研究重心转移

据悉,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并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以便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相互适应。教育部指出此次课程改革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二是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展望思考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