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小学 朱爱琴
关注自主学习的细节,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小学 朱爱琴
自主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重心之一,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模仿记忆向感悟内化转变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并完成相应的数学积累。
自主学习;细节;学习品质
自主性学习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围绕着学生发展的中心,我们总是先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先行尝试,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出现的问题都是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推向深处,因此这样的自主课堂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课堂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类的知识传递很大程度上依靠手口相传,在学习中很多孩子是习惯于从别人那儿获取知识的,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固有习惯,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并通过不断的刺激强化来增强学生独立探索的品质,让学生习惯于自己先去尝试、挖掘,然后在与别人的交流中验证自己的发现是不是有价值,并解决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疑问。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在课前做了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点,而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点时,由于之前的经验迁移,学生一定会从末尾的数上入手,当他们遭遇困难时,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由此我想到了百数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预先给每个小组的孩子准备了几张百数表(放在一个信封中),在引入课题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寻2、3、5这几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并提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打开信封寻求帮助。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很快攻克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在用同样的方法来尝试寻找3的倍数的时候,学生发现了问题:10以内的3的倍数末尾确实是3、6、9,但是再大一些的3的倍数末尾出现了2、5、8、1、4、7等等,这就说明3的倍数的末尾可以是任意一个一位数。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少学生想到了“锦囊妙计”,于是他们发现了百数表,在圈出3的倍数之后学生从这些数的位置上取得一些突破,帮助他们将3的倍数分类,并从中得到启发,顺利完成了探索任务。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将交流的重点放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上,他们是怎样发现问题的,怎样解决问题的,在百数表中找到了3的倍数之后又是怎样分类的,发现了怎样的规律等等,经历了这样充分的交流,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了。
反思这样的学习,如果教者直接告诉学生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或者是暗示一下规律,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印证,也是可以起到效果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他们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主探究让他们收获到成功的体验,给他们积累了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活动经验,这些都对数学学习有正向促进作用。
学生的反应有快有慢,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宽有窄,学生切入数学问题的点也有差距,所以在自主学习时他们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发现,这样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
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中,在出示课题之后我就与学生一起回顾了很多他们课前找到的百分数,在建立丰富的情境基础上,我请学生说一说想研究哪些与百分数有关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百分数是不是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用”、“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为什么很多地方都用百分数”等等。将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交流,然后组织集体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发现,他们将百分数与分数联系起来看,知道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但是因为将分母固定成100,所以百分数无论是写法还是读法,甚至表示的意义都与分数有差别,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而分数加上单位后是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的,而且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这与普通的分数完全不同。
虽然学生的发现还不全面,但是经过自主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必需的知识,而且因为是自己挖掘出来的,学生的这些发现更加牢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还有不少没有发现的问题,当教者提出了之后,学生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这为他们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埋下了伏笔。
学会审视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高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这样做,并在审视的过程中体会到反思的作用,从而逐步养成自觉审视回顾的习惯,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更完善,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学习中,学生经历过相关问题的探索过程,发现这样的实际问题与之前在分数部分学习过的实际问题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体现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且总是将单位“1”分成两个部分,知道其中一部分的量,知道另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要找到单位“1”,列出数量关系,看看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就能决定怎样来解题。在反思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归结成一个模式,只要是体现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问题就都可以用类似的线段图来表示,然后用具体的量除以对应的分率来得出单位“1”,这样的反思为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为他们解决一类问题打好了基础。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通过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细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