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董欣
统筹规划,有效推进随班就读实验工作
赵刚董欣
大连市甘井子区围绕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建设,在普通学校接纳残疾儿童的政策配套、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和残疾儿童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资源整合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残疾儿童基数很大、类型复杂,需要从特殊儿童差异化的教育需求入手,为普通学校提供政策、经费、资源、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以提升随班就读教育质量。两年来,大连市甘井子区将随班就读工作融于全区整体教育工作之中,以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促进融合教育发展为手段,积极推进区内随班就读的实验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确立了“建立指导中心”“完善方案”“健全机制”“建立平台”等具体工作目标后,我们从抓实过程管理入手,提高工作效益。
(一)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
在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管理中,区政府、区教育局、区残联等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组织实施并具体指导,促进随班就读工作健康发展。
区政府确立了以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教育局、残联、人社局、民政、卫生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深入实践,取得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意见和建议,做到“四定”“四有”;区教育局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每学期召开一次随班就读工作会议,及时听取汇报,了解工作情况;区特殊教育中心巡回指导各基层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情况,并每月组织一次研讨活动,研究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问题。
2014年至今,区政府、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甘井子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甘井子区关于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的若干意见》《甘井子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9个文件,促进了我区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2015年5月至9月,区残联、区民政局、区卫计局、区教育局经过四个月的实地调研和协调,共同完成了甘井子区残疾儿童摸底、筛查和建档工作。在此过程中,区特殊教育中心动员尚未进入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对不能入学的特殊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将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送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动员和教育安置,目前我区残疾学生的入学率已经达到96%以上。
(二)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2015年9月,我区正式启动了以教育部门为主导,残联、社区为保障的随班就读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实现区域内随班就读工作的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研培训、档案管理等工作。我们构建并完善了区随班就读网络平台的主体框架,确定了网络平台各板块的具体内容。随班就读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研通知、学科培训、学生学习档案等信息随时存储、随时读取,实现更广泛的交互和协作。随班就读学校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和家庭情况、残疾鉴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等资料,并为每位残疾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进行跟踪管理。平台会定期推送专业知识、提供教育咨询,为随班就读教师和家长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几年来,我们通过入校巡查、资料检查、师生访谈、家庭走访等方式,推动了整个实验区研究工作的进程。目前,我们要求全区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做到“五个一”,即订阅一种特殊教育期刊、读一本特殊教育专著、摘抄一万字的特殊教育学习资料、写一篇优质的案例分析或教育故事、建立一份随班就读学生的档案。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好的典型,总结经验,予以表彰,及时推广,努力营造随班就读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在自查的基础上,还邀请专家、领导走进学校,为我们的工作把脉、定向。
过去,我区特殊教育工作集中在特教中心,而普校教师较少涉足。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有效推进随班就读,保障性条件是否具备是关键,而随班就读教师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和所拥有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是影响随班就读推进工作的关键因素。为了推动区域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对辖区内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的接纳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获取支持能力等四方面情况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至表4。
表1 随班就读教师对残障学生的接纳态度(N=72)
表2 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知识具备情况(N=72)
表3 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技能现状(N=72)
表4 随班就读教师获取支持的现状(N=72)
调查结果反映出了当前我区随班就读教师的现状及培训需求。随班就读教师的男女比例大约为1∶4,男教师人数明显少于女教师;中年教师占绝大多数;教师的学历基本为本科学历,可见大部分随班就读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发展基础;50%以上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大部分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随班就读工作年限大部分集中在3年及以下,3至5年和5年以上的教师很少。大部分的教师在感情上可以接受随班就读学生。对比调查问卷四个维度的整体比率区间,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最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稍差,获取支持的现状最弱。
针对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我们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了系统的培训,并编制了区随班就读教师业务学习手册,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另外,根据教师实践需要,我们着重于培训教师应用特殊教育知识技能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个别化训练的能力,以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效率。
我区先后完成了全国特色学校建设子课题“区域随班就读教师专业成长与管理研究”和“十三五”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资源教室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与实践的研究”的申请立项工作。从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区教育局组织开展随班就读教师专项培训8次、校长专题讲座5次。每年教育局都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特教专家为全区普通中小学校的教师、主任、校长进行业务培训,还聘请了国内资深特教专家作为特教中心主任的导师,全方位指导区域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
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面对学生的多样性开展教育教学,普通学校应为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做出改进,并扩展其教育训练功能。但是,为了让残疾儿童融入主流社会、有尊严地生活,单靠普通学校改革其课程和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接纳,需要社区的支持。
鉴于此,我们从2015年初开始,在全区开展了社区、家庭对随班就读工作支持的研究,启动了甘井子区孤残儿童支持计划。以期利用特殊教育学校、医院、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资源,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辖区内所有孤残儿童。我们积极帮助随班就读学生从所在社区获得思想、情感、道义上的支持,如社区有关机构、个人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动员等;提供特殊儿童康复所需的物质支持,如为区域内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所需的工具、器材等;提供资金支持,如动员基金会、企业以及社区群众为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捐款;提供儿童社会实践的支持,如动员社会上的教育训练机构、康复机构、活动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社区活动的帮助。
在社区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在机场街道民航社区建立了甘井子区第一个特殊儿童活动室,对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极大地促进社区对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的了解,形成了社区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康复教育的良好氛围,这是我们构建特殊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一次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残疾人教育、重视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力度前所未有。甘井子区随班就读工作还在摸索实践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一,在教育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各中小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教改步子较小、不够大胆,形成具有特色的随班就读教学形式还需经过长期不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今后我们会把随班就读专业知识培训纳入全区新教师岗前培训,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前培养,丰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各类特殊儿童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形成一支具有远见卓识的中青年随班就读骨干教师队伍。
其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为其提供权威性的保障和实践依据。我国现行有关随班就读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实施中随意性大、缺乏严格的鉴定和评估工作制度等问题。下一阶段我们会在随班就读学生生源的鉴定、随班就读教师资格准入、教师工作成效考核、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建立长效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赵刚,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116000;董欣,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116032)
G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