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12-08 22:42李湘琳
考试周刊 2016年91期
关键词:情感性主体性探究性

李湘琳

摘 要: 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及情感性等方面进行重构,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探究性 情感性 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设计的随意性;教师的“满堂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缺乏严谨的理性思考;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意识唤醒的缺乏等,因此转变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大的差别是“变讲课为教学”,其本质是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如今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由教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如何体现呢?如在必修Ⅰ《细胞增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行为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结合挂图或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每个细胞各时期特点及染色体的变化,学生被动地接受这部分内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程度是靠记忆或口诀记住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但在具体的识图应用时,对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原因始终模糊,出现死记硬背的特点。若尝试另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观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画过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识别着丝点、染色单体、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细胞板等,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通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变化特点及原因,归纳出各分裂时期的特点,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图文信息的转化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让“染色体”这个微观的概念具体化呢?可以让学生通过模型构建,探究染色体行为变化与数目变化规律。同桌两人一小组每组提供:一张硬的白纸板、吸管(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条)、橡皮泥等,硬纸板代表细胞,吸管(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条)代表染色体,把橡皮泥粘在吸管上代表着丝点,用这些材料让学生构建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每个小组制作分裂期的某个时期,四个小组构成一个大组,刚好构成完整的分裂期,在大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评价各小组制作情况并给予指导,最后选一组通过投影在全班中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探究性的缺失与重构

《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生物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是教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如今新课标的要求是用教材教,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这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介绍普里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恩格尔曼、萨克斯、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系统的认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列一个表格展示,让学生通过记忆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若我们改变教学策略,其他人的实验简要进行介绍,重点探究普利斯特利、萨克斯、鲁宾、卡门三个经典又重要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什么问题、做出什么假设、设计什么实验、如何实施实验、观察什么现象、最后得出何种结论。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串的探究,引导学生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同时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遵循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相关知识,最后可以布置一个相关的课外作业,并在下节课选出两三个实验方案在全班中展示。也许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的设计、分析及语言表达等方面比较欠缺,但结果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背景资料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从重复早年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到课堂上学生的交流讨论、再到新的实验设计,为学生搭设一个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平台”。

三、课堂教学中情感性的缺失与重构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和思想交流的纽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学习信心不足,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样难以体现。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景,讲台上教师讲得平平淡淡,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学生没有半点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充满激情,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在上试卷讲评课时,可先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对成绩好的和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表扬,成绩差的名单不公布,其目的是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和自尊。在整个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点给予肯定,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帮助的。要注意适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鼓励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尽可能挖掘其闪光点,予以鼓励。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怎么那么笨呢?讲了多少次了,还不懂”这样的言语一定不要出现,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有时候,教师无意的一句话,对学生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打造健康愉悦的课堂,使学生的身心和个性都得到发展,这样才能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

猜你喜欢
情感性主体性探究性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