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6-12-05 15:12赵小明李浩
教育界·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结合律交换律旧知

赵小明 李浩

【课前谈话】

讲述:由猴年引发关于猴子“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养猴人怎么样?猴子怎么样?为新课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铺垫。

【设计意图:运用趣味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从“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开始就对本课产生浓厚的探究激情。本故事只是个引子,在教学过程中还会运用这个故事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理”的说明。】

一、 探索加法交换律

1. 细心观察。

(1) 现场了解上课班级的男生、女生人数情况,引导学生提出加法问题。

(2) 用两种方法列式,并明确列式道理。

(3) 相机组合成加法交换律的等式。

(4) 引导学生自由列举加法中相似的例子。

(5)选择板书,让学生细心观察,尝试总结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 提出猜想。

针对这种现象的描述,我们现在还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猜想。虽然这个猜想对于这三道式子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里的数换成其他的两个数相加还能成立吗?

3. 验证猜想。

(1) 多样举例

鼓励学生继续举出多样性的例子验证猜想。教师相机引导选取典型的例子(如数据大小、不同类别)让学生分别试算(或借助计算器),验证算式的成立情况。

(2) 反面思考

有没有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发生变化的?这说明了什么?

(3) 模型解释

现在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来解读“朝三暮四”的故事吗?如果用线段来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这些等式可以怎样表示?能说明什么?

(投影显示:无论是用蓝色线段加上红色线段,还是用红色线段加上蓝色线段,总长度不变。)

(4) 得出结论

不管是通过计算来验证,还是用图形来验证,都说明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谁能给这种现象取个合适的名字?(加法交换律)

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5) 符号表示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结合课堂情况,及时说明:用字母a+b=b+a表示比较简洁)

(6) 联系旧知

屏幕出示“数的分与合”“一图两式”“加法验算”等知识,让学生寻找加法交换律的身影。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入手,既排除了学生对数据的陌生感,又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情景中去。孩子们通过“读”“上下对比”“左右对比”,用语言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描述,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进行验证,验证时让学生充分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学生即使想到没尝过的计算,也可以用计算器来进行验证,以实现学以致用。整个验证的过程努力实现从具体例证走向说理,让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规律有本质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最后,一起对加法交换律进行总结,并通过动画带着学生回忆加法交换律在过去所学知识中的应用。】

二、 研究加法结合律

(一) 情境引入

1. 形成经验。

回顾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经历了“细心观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这也是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继续研究三个加数之间的规律

2. 进入情境。

(出示例题)让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根据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怎样列式计算?道理分别是什么?从计算的角度来看哪种更加简便?

3. 形成等式。

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得数也相同,所以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二) 合作探究

1. 意义辨析。

读一读这道等式,比较一下等式的左右两边,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 独立探究。

利用学习单,按照探究加法交换律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 汇报交流

请一个小组分享学习过程,其他同学有不懂的可以提问,有补充的也可以提出来。

(四) 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概括: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并尝试用符号表示: (a+b)+c=a+(b+c)。

(五) 解释结论

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又是什么呢?不变的又是什么呢?(变化的是运算顺序,不变的是加数的位置和它们的和。)再结合旧知“凑十法”相加的不同方法和线段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六) 新知总结

回顾前面的学习,我们运用细心观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一起研究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想一想,这两个运算律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加法交换律的研究不仅一起经历细心观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过程,还使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规律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

三、 拓展应用

1. 填一填。请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空。

96+35=35+□□+65=□+35

130+(70+4)=(□+70)+□

(36+□)+59=36+(41+□)

2. 找一找。请把相同的算式放到同一个小房子里。(动画演示直接拖动)

思辨:(184+68)+32和184+(68+23)为什么不放到同一个小房子里呢?(36+□)+59和36+(41+□)为什么也不放到同一个小房子里呢?在方框里可以怎样填数呢?如果让你来计算这两道题你更愿意计算哪一道?为什么?

【设计意图:由练习填空到请同学们到大屏幕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拖一拖,再到观察比较,最后发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两种运算律需要灵活地结合在一起。整个练习的设计既有层次性,又有趣味性和思维价值。】

四、 总结延伸

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延伸(电脑出示):关于数学家高斯计算“1+2+3+……+99+100”的故事,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更深地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独特价值:不管几个数相加,我们可以随意交换加数位置和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变得更加方便。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能进一步深化对加法运算律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并通过高斯的例子,让学生试图通过学过的新知来解释,让学生学以致用。】

总评:

一、 整合教材,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灵活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前通过“朝三暮四”的故事进行课前谈话,看似要引入本课新知的学习,而教师却只把它作为课前学习氛围调动的催化剂,学生热情高涨时,教师又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熟悉的男生、女生人数作为本课新知探索的素材,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对加法结合律有“感知”时,又把课前的故事再次引入“说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身边的数学,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经历过程,让数学课散发浓浓的数学味

本节课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细心观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认知”再到“说理”的学习过程,在亲身经历中不仅合理地构建知识,也学会了数学研究的方法。学生从读等式到写等式,再到左右对比,上下比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进行验证。把计算器引入课堂,让学生的大胆举例有了保障,无论是“大数”“小数”等都可以进行验证,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加法交换律的普遍价值。线段图的引入更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从“认知”走向了“说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都有所提升,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究加法结合律有了保障。

三、 智慧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儿童之所以感到数学难,往往是因为他所学的数学知识碎片化,没能形成知识体系。本节课赵老师十分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加法交换律后,屏幕显示“数的分与合”“一图两式”“加法验算”等旧知,让学生寻找加法交换律的身影;在学完结合律后,又让学生回顾旧知“凑十法”相加的不同方法;在拓展阶段,让学生观察板书大胆想象“如果这样继续地思考下去,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你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四个数、五个数,甚至更多的数相加呢?”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新知旧知联成一体。最后,通过高斯的故事又使本课的教学内容集趣味性、应用性、思维性融于一体,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渗透和引领,精神和文化上的熏陶和浸润。

猜你喜欢
结合律交换律旧知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探究求和问题
基数意义下自然数的运算(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