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超(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培养路径研究①
常超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摘 要:在当前教学中,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重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在现今的教育培养中,应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意识的加强。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完善,体育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升提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成效所起到的作用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学生培养 探索研究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而体育教育是增强自身素质的开始,在学校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现今的教学中,一些学校依然没有重视体育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应加强体育教育方面的力度,让学生在正确的环境中生长。
1.1与新课改的内容相辅相成
在新课改中,提出了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学习成绩的提升往往被视为最重要的,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体育教学达不到根本目的,而在新课改中就规定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健康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精神与心理上得到升华,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加强、组织能力得到提高,并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3]。
1.2体育教学在初中生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心理没有发展成熟,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良好引导就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一定要以此为重点,积极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的发展理念,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只有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来完成,还应该加大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1]。
体育运动作为加强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既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使学生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程度得到完善,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5]。在团体体育活动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使学生养成责任感,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团队意识。因此,在学校的教学中加强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2]。
2.1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占有主要的地位,根据自身传统的教育经验,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可能达到完善自身不足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而并不能使学生心灵及精神上得到升华。而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顽皮好动的症状,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中往往精神不能集中,在课堂上无法获得全面的文化知识[7]。
2.2重复的教学内容
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教学依然使用老套的教育模式,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得到扩充,很多知识在小学就已经学完,甚至初中的3年当中都会学习很多重复的东西。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一般体育教学每个星期只占有两节课时,甚至有时会取消体育课而进行对文化课程进行教学,这使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期的体育教学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心情沮丧,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慢慢地变化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减小了[4]。
2.3 毫无创新的教学形式
在体育教学的开始阶段,任课教师往往都会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环节来调整学生的身体机能,避免学生在教学中发生意外,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教师的热身活动一般就是围绕操场跑圈然后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反反复复,由于长期地重复这些活动,使学生渐渐地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混时间的态度。因此,学生缺少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也是体育课程进行整改任务的难点之一。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懵懂的青春期,是心理素质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开始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小学时的幼稚性,但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对家长依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同时对成年人产生好奇,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与成年人一样独立,这样使初中生产生了叛逆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初中生在对待自己喜好的事物时接受能力强,但是时间一长,由于学生的不成熟思想就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9]。所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因素。
3.1体育兴趣的偏向性
不同人因性格的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而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与兴趣爱好的不同,对体育课程产生了不同的兴趣。比如一些身体不好、性格懦弱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参加体育活动,即便参加了活动也会选择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而身体强壮、性格热情开朗的学生往往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尤其是参加人数较多的篮球、足球等团体活动。
3.2体育兴趣的广泛性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所产生的兴趣也可能不同,但兴趣并不是单一的,比如体育项目中的篮球、足球、游泳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广泛的,其不是因为体育兴趣的偏向性而单一化[9]。
3.3体育兴趣的善变性与稳定性
由于初中生的思想不成熟,容易使学生对体育兴趣产生厌倦的心理,使体育兴趣发生改变,这是体育兴趣的善变性。但例如篮球、足球等广泛的兴趣是不一定会发生改变的,与其他兴趣一样,体育兴趣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稳定,例如体育运动员们,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使他们养成了习惯,甚至在他们退役后依然在体育行业中发展,这就是体育兴趣的稳定性[9]。
4.1教育方法的更改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都是以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输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接受能力,使学生在上课期间无法完成正常的知识积累,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改变教育方法,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更新,开创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上课方案,使教学工作变得多样化与科学化,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做事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向去完成,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开创出新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接受的知识得到最大化。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体育项目的建设,加强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合理地安排体育时间,能大大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4.2教学形式的加强
4.2.1根据学生兴趣制定科学的教育课程
在规划课程之前,学校应收集一些学生的个人爱好、在体育学习中的兴趣方向,根据收集的结果进行课程的安排。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教学课程往往是枯燥的,每次体育教学的热身环节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动作,都在进行相同的口令,致使学生缺少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在热身时,学生往往只会形式上热身。但在体育教学中,热身往往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良好的热身能使学生上课期间正常活动的安全得到保障。采用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接下来教师进行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使体育教学的环境氛围逐渐好转。
4.2.2加强教育的形式内容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单调、呆板地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往往在课堂中精神力不能集中,学习的兴趣不高,致使课堂的秩序混乱以及教学的质量差。教师一味地参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使学习变得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集中精神,对教师所教的知识只了解一个大概。而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这会使学生对体艺教育更加有兴趣[1]。比如在课程进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加入一些搞笑的元素,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与具有趣味性;可以利用一些体育运动类的影视作品,使教学变得更加广泛。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心情就会更加放松,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加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
体育任课教师在加强体育课程娱乐性的同时,加强教学内容的多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些运动中,可以根据人员的安排分开进行,使体育活动消耗的时间大大减少,让同学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还可以把一些活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比如把短跑、跳远、投掷铅球与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小的“铁人四项”项目,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烦躁心理,使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了[8]。
4.2.3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善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情,对于心情较差的学生会导致学习的效果变得很差。因此就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完美地融入学生当中去,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入活动中去,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解决以往师生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改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观念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存在差异,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思想与沟通方面的差异,即使刚刚毕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6]。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对待事物的看法产生了不同,从而使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与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产生了矛盾。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的教学课程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必须站在现在社会中学生的身份来考虑学生的感受,并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情况下,体育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所以,体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又一重要课题。良好的体育教学并加以教师良好的管理与监督,能使体育教学得到学生认可,在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思想观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孟凡钧.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21):183.
[2]徐广柏.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导作用的发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3(12):216.
[3]张翔生.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2,11(4):321.
[4]曾春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7):169.
[5]安彦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3,5(27):119.
[6]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2(7):66.
[7]黄劲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5):87.
[8]张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5):79.
[9]沈莲春.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5,4(14):172.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b)-0085-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085
基金项目:①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4BTY006。
作者简介:常超(1982—),男,汉,河南许昌人,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