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姜瑞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端正,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一手好字,不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升他们的写字热情,增强他们写好字的信心。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示范引导,注重细节,严格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教学;示范;引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示范引导,规范教学
写字教学讲究潜移默化,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他们注重形象思维,所以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会发现,教师字写得漂亮,他带出来的学生,书写普遍漂亮,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教师的示范作用特别重要。记得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题目是《狼牙山五壮士》,她让许多学生到黑板上写一写五壮士的品质,学生的书写让在座的老师惊呆了,他们的书写简直和老师如出一辙,教师的写字风格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板书,并规范板书,力求写好每一个字,给学生做出准确的示范,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写好生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材中每课都有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写字之前,可先让学生认读生字,并观察字形,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最后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在田字格内工整地书写每一个汉字。教师在示范时应结合生字教笔画名称,每个笔画都应认真示范起笔、运笔和落笔;在示范中教给学生笔顺规则、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有时发现学生的字写得不够满意时,就会重新再写,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地写每一个字。这样,教师严谨的态度给学生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们也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在学生书写出现问题时,教师的示范就更为重要了。首先教师要指出学生书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再次示范,接着让学生改正。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书写,对字的笔画位置和结构布局就会更清楚,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生字会写得更标准。
二、观察联想,培养兴趣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学生就会牢牢地记住它们。如教学“人”字,“人”字虽然简单,只是一撇一捺,但要写好却不容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死板板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撇”像什么,“捺”像什么,学生说:“撇”像扫把,“捺”像一把大刀。有了形象的比喻,学生写起来就轻松许多。想象比喻是个好方法,在讲解“垂露竖”的写法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末端像要滴下的露珠,而“悬针竖”形状像针,上粗下尖细,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学生自己也会尝试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用故事激励学生。学生们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可以讲一讲王羲之的故事,他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成了墨池。通过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教师可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像“休”字,可以编成小故事:天气很热,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这样,学生会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注重方法,抓住细节
小学一年级是起始阶段,要把写字教学作为重点,要让学生按照字的笔顺规则去书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肯拿出写字时间,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如“晴”字就要写得左边窄右边宽,并且要写紧凑,然后让他们模仿去写。教师要对不同结构的字进行示范,“香”是上下结构,撇捺要舒展;“画”是半包围结构,竖折、和竖要把“田”包围一半,这些字在学生书写时都是难点。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写字的细节,如“女”字做偏旁时横不出头,“草”字的草字头中间两竖向里倾斜等。教师注重写字方法与写字细节的指导,才能教学生写出一手好字。
四、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写字是学生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写字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这个过程。训练是学生练好字的重要手段,没有训练是万万不行的。
很多学生刚入学时,写字姿势不正确。有的歪着脑袋,有的低着头,而写字好坏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写字姿势与习惯。老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视力。教师应让学生牢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靠教师日复一日的督促和指导。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如果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不规范,教师就要给予进一步的指导,让他重写,切不可放任自流。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写出一手好字,还要求课后书写也能做到整洁、美观。教师应对作业写得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
五、动静结合,自主练习
总是单调重复的练写学生会感到厌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感官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变换练写方式,采用游戏、竞赛等方法使练写化单一为多样,变枯燥为活泼,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和动脑中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生练写时播放舒缓的乐曲,这样还能陶冶情操,学生会更愿意写字。在练写上可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对每个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过多的书写不仅使学生疲倦,还会影响学生写字的兴趣。有的学生写得快,喜欢写就让他多写几个;有的学生书写较慢,就少写几个。
六、家庭作业,精心布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过的生字会写,能写好就行了,教师没有必要反复让学生写生字。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的教师让孩子抄写名人名言,一句话抄写五遍,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留的作业,字写得龙飞凤舞。学生只是机械地去写,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扼杀。所以,教师应尽量减少重复的、无意义的作业。家庭作业要少而精,保证学生每天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写作业,这样学生书写的质量就会提高。
七、通力协作,齐抓共管
写字教学光靠语文老师自己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科任老师及家长的配合,科任老师在学生书写上也要严要求。要经常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性,争取得到家长积极配合,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这样,配合教师,齐抓共管,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对写字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在教师规范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写字能力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