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丰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快整堂课的进度,只是笼统地询问学生的听课效率,而许多学生滥竽充数,敷衍了事,导致检测成绩不尽如人意。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学习定理公式,要紧紧抓住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定理公式适用的范围及题型,做到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公式。而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需要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学牢固,后面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非常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不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效率得到不断提升。数学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涉及许多公式、定理,比较枯燥无聊,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显而易见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无能为力,而分层教学恰好可以改善这种状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让学生努力钻研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学生层次化
学生层次化可以让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订数学教学方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划分层次。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非常有干劲,学习热情高涨,可以将这些学生划分在一个层次;而有的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吃力,课堂上容易走神、打瞌睡,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观察,找出解决方法,然后把这些学生归为一类。这样就可以改善教学现状,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来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能够很快地反应过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提升自身的学习感悟,可将这些学生归为一类;那些学习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是其他方面不足,课下积极辅导他们,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这一章节时,教师根据学生层次划分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然后再举出课本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再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微表情来判断他们的学习情况,然后再加以指导,就能够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二、教学过程分层
在学生分层之后,紧接着就是教学过程分层,如果不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那么分层教学的效果就得不到体现,分层教学也就没有必要,两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弱点进行合理教学,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同的,这样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教有所学,学有所长,扩大进步的空间。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主要是把前面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来解方程,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教学,教授学生转化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相应减小,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改善。
三、教学评价分层
由于采用学生层次化和教学过程分层,因此,所采取的教学评价也就不同,教师要合理地制定教学评价,而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好坏,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问题。对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在语言上多多鼓励他们,不要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努力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及时地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待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低级错误,然后指导他们改正过来,争取让他们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向着高目标进发;对待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积极引导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加强相互之间的竞争,不断地培养他们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身的各方面都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数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和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把握整体知识的精髓,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初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成太.數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教育,2011(3).
[2]黎雁嫦.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0(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