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云红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新课标的提出,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出发,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及探究式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课堂设计;实践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明确要求必须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1.内涵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以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以教师启发为诱因,以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为学生提供多种探讨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
2.意义
第一,学生与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的探究式互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取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第二,通过探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参与讨论、交流、操作的全过程,充分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与激情。第三,探究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而这些都是严谨的科学家所必须具有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及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1.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寓教于乐,所以结合生活案例创设的问题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是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首选。第二,创设故事情境。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用故事来模拟,在故事设计上,要保证故事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例如,在“分数认识”中,引入猴子分香蕉的故事,一批香蕉平均分给3个猴子,如何进行分配,才会保证猴子不打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又比如,在上“称重量”课时,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教学。第三,创设实操情境。实际操作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学以实操为切入点,能激活孩子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长方形”教学中,让孩子亲自去量桌子的长与宽,在实际的测量中发现长方形的性质与特点;在“扇形”教学中,让学生剪纸盒,在裁剪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它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的图形。
2.分析问题,敢于猜想
第一,通过举例,实验。在遇到复杂的图形时,可将其转化为特殊图形,通过归纳它的特殊性,大胆猜想复杂图形的性质,如:在“平行四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书桌,说出矩形的度数、内角和。据此,让他们猜测平行四边形内角和的度数。第二,通过类比。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可通过类比的方法去猜想、研究。如,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学中,可先复习直角三角形的算法,为猜想三角形的面积打好基础。然后让他们拿出道具,比较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有何关系?这样会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孩子也会快速地进行类比联猜想。第三,通过直观形象。在教学中可通过书桌、三角板、课本、圆规等学习用具和实物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进行类比猜想,从而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如,对于半径的认识,老师会让孩子观察足球、圆桌、车轮等,进而让孩子们回答他们对圆的认识,孩子们根据直观的形象会使猜想更准确。
3.模拟情境,验证结果
第一,举例验证。列举法的实质就是举例子,在教学中,它是最简单、最易接受的方法,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第二,实验验证。实验论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操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广泛。例如,在“计算梯形面积”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猜想、实验。先让学生猜想梯形是否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再让学生操作、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接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是否有关联?正方形面积怎么求?三角形呢?
4.解答问题,思考总结
第一,对过程的思考。论证后要进行回忆,内容包括:最初的想法,思路为何不对,有没有规律可循,为何与其他人偏差较大?如:“三角形面积计算”,你的探究过程如何?第二,对结果的思考。总结出现这种结果所使用的技巧、方法等,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完“三角形面积计算”后,老师会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2,那梯形怎么算呢”通过总结能熟练运用知识。第三,思维方法的思考。明确自己所使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例如,把“梯形”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个过程叫“转化”,从这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门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指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科学论证,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最终达到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詹吕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J].数学科研,2008(14):132-13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