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炳清
摘 要: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贯穿始终的主线,也是新课改追求的理念之一。新课改下,本文从做好课前预习的指导、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性、科学激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学习的合作性等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有效性;预习;提问;积极性;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B-0022-01
一、做好课前预习的指导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第一步是教师做好课前预习的指导,使学生预习有的放矢,不是学生随随便便读一读生字、生词和课文。预习的指导性,是说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带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做,目的明确、任务清晰、效果理想,往往在教学的后一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师生互动明显增多,教学容易相得益彰。
例如,学习《梅花魂》时,笔者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A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能否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B我们赞美梅花,是因为它有哪些品格呢?这些品格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何关系?课文题目《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课文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题目?能否改为其他题目?C课文围绕梅花,重点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情?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既增强了预习效果,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课堂提问运用得当不仅能有效推动教学的层层深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下的提问技巧性体现在:
第一,提问要有意识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问要分清主次,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如,学习《智烧敌舰》时,笔者主要从题目上入手去提问。首先,看课文题目《智烧敌舰》,其中的“智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次,课文中心词语是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最后,阿基米德是如何带领大家用智慧战胜敌人的?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问题的答案既体现了教学重点,也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有价值、有意义,不能过难或过易。问题的目的性是问题指向明确,让学生明白需要思考什么,问题的价值性和意义性是说问题对处理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语文认知、开发学生思维是有帮助的。但问题不能太大、过于笼统、过于困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
三、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体,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但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学习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往往会事半功倍。
第一,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阶段,教师是绝对的教学权威,小学生往往唯教师马首是瞻,时间一长,会形成教师一言堂、教师霸占课堂、教师一味地讲和学生被动地听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新课改下倡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从而消除学生学习道路上畏惧教师的心理障碍。
第二,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回答问题。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新课改研究的一个课题。语文教学追求的成功不是教学的整体划一,不是学生朗读是否齐声,也不是学生千篇一律的作文思维,而是学生语文思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因此,引导学生养成敢想、敢说、敢做、敢写,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是必然的。
四、倡导学习的合作性
合作学习方式的倡导,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尤其是合作学习更应该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因人而异。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分成一个合作小组,先确定学习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活动;然后确定学习任务,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扮演一定的学习角色,不能丢弃任何一个成员。通过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看法,发表见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多种多样,只有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和运用,其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胡官兴,陈艳.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语文世界,2014,(9).
[2]苏秀蓉.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6,(6).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