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化程度越来越高,单纯强调概念与公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应善于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规律,强调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实际问题总结知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86-01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协助学生创设情境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完成“求知”“体验”“感悟”,这三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师生、生生甚至是文本之间的互动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动手动口的活动热情,本文对这三个必备因素进行浅析。
一、交互建构促新知迸发
建构主义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这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学习者应该具备绝对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理论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数学课而言,建构主义启示我们应当注重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课本理论与实际运用的无缝衔接。知识并非孤立的存在,必然与其他知识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仅仅依赖教科书的陈述与举例是远远不够的。
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程内容,在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除法,两个不同范畴的知识安排在前后,这就需要我们主动从身边搜寻与角相关的元素。升入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差异逐渐明显,大部分学生具备独立思维,已经拥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既有分散性又有随意性。因此在认识“角”时,笔者并未一开始就将概念定义在多媒体屏幕放映,而是:1.复习前半课时我们共同认识的“直线”和“射线”;2.为学生分组,每6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的图形哪些含有角。
随后,笔者在黑板上展示以下三个图形:
接着,笔者提问:是否能找到一个点,然后由它引出的两条射线。学生回答除了圆圆的鸡蛋,红十字和剪刀图形里都具备一个点和两条射线,当笔者告诉他们这就是“角”后,学生纷纷找出红十字和剪刀里的其他角,而后学生找出了生活中很多含有角的东西,在这样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二、和谐课堂助想象飞扬
高效的课堂首先应该拥有轻松的氛围,教师让学生有回答的热情、创作的灵感、表现的欲望、体验的希望。试想,倘若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听问题被动回答,胆怯而紧张,那么不管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么完美、课堂提问多么开放多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自由,时刻传递出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同样也是在学习“角”这一单元,到了第五课时,学生已经学习到角的概念、分类、测量和画法这几个知识点,但笔者在他们课后的训练中发现,学生之间掌握的程度差别较大,笔者开始反思是不是教学目标设定不够层次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想到了一个特别的方式:让学生做老师!
当笔者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同学们很诧异,这是我们第一次互换角色。不过不同的是,平时只有笔者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这次我们民主推选结合毛遂自荐推选出一个主讲老师、四个助教。据笔者观察,这5名同学都是这单元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盡管如此,他们还是有些紧张。这时,笔者对学生们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刚做老师的时候也很担心自己做不好,但是我要带领你们学习知识呀,所以我就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学生听笔者这么一讲自信了许多,他们的荣誉感油然而生,为了教会每一个“学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耐心讲解,那股认真劲让人欣慰和佩服。
在互换角色的过程中,学生打破心理防线,“老师”巩固自己掌握的知识又学会了分享,学习滞后的学生则主动向“老师”求助,在彼此的配合下查缺补漏,合作共赢!
三、动手体验利于理解强化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服务生活,因此理解知识的过程离不开动手实践。不难发现,在教学任务中,教师要求学生“动手”,譬如画圆、测量距离等。课堂实践是关键,课外拓展与实践巩固也很重要。
譬如,学习测量角度这一课时,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量角器以及角度的测量方法,对于出现在平面的角,学生已经学会怎么测量,但是实际生活中学生还不能举一反三。因此,笔者在课外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让他们去测量生活中出现的角,下一节课看谁测量的角多或者测量的物体最特别。在下一节课,学生们带来的“成果”五花八门,有一个学生获得了“最佳创意奖”,他说他就是最好的道具,他以自己的身体展现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引得全班哈哈大笑。由此,课堂练习加动手实践,学生将测量角度由知识转变为技能。
在课堂上,本文提及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建构新知是课堂学习的初衷、和谐氛围是提升学习热情的前提,而将知识转为化实践技能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孔涛涛.浅议如何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J].数学教学通讯,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