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绘画鉴赏是儿童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绘画中表现美,在作品中鉴赏美。而且鉴赏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引导和启发儿童,不应过多地干预和主导儿童。
关键词:儿童;美术;绘画;鉴赏;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27-01
在儿童美术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美术课传达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孩子们在绘画创作的同时,老师如何引导其进行绘画鉴赏?这些问题是笔者一直希望在教学中解决的,同时也是一直困扰笔者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儿童在生活和自然中发现美的事物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充分开发儿童的图像感受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自我和相互鉴赏的基本能力,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教学过程中,开发儿童图像感受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鉴赏能力。绘画是用眼睛发现和感知美的艺术过程,如何发现美?就要学会观察,通过观看积累视觉经验认识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也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来满足我们发现美的需求。但是,孩子们内心对美的认知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才能实现。比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课堂命题也可以广泛涉及生活的周邊事物。类似《春天的小树》《去郊游》《我的好朋友》这样的命题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创作和鉴赏的空间。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绘画基础好的孩子往往很难独立完成绘画,这可能与孩子们的绘画鉴赏能力存在某种关联。通过课堂教学的分析与总结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依赖老师形成的思维定式,脱离老师就会感到无从下手,造成孩子们未能初步形成绘画和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一直对自己的绘画充满自信,创作时难以满足自己的审美和鉴赏需求。针对此类情况,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和启发孩子们学会用绘画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并在学习绘画中积累和运用。相反,还有一类孩子是绘画基础相对薄弱,但是绘画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老师在进行对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二、学校和家庭要为孩子们提供能够创造美的体验环境
课堂上因材施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学习热情,生活中家长的作用也很重要。教学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客观上讲,我们身处内陆地区,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文化较落后,网络成为孩子们娱乐、休闲的工具。因此,家长要引领孩子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娱乐,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亲历亲为,体验生活。
例如,为了体验自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草原采风,一般来说,大部分家长会表示赞同和支持,也有一部分家长会担心安全问题,也会有家长提出费用问题等,老师要做好正面引导和解释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另外,教学中也可以介入多媒体教学,直观的视听体验能够促进孩子们的美术鉴赏能力。笔者曾在北京丰台少年宫学习,听过老师们特色鲜明、方法多元的课。例如,一位老师把课堂搬到动物园,在课堂上老师列举动物的基本外形和动作特点,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对动物进行直观的描绘远远超出教室中图像和照片带给孩子的感受,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名画鉴赏能够帮助儿童对美产生较深入的体会和感知
孩子们的绘画热情一方面来源于对生活的兴趣,另一方面学习和鉴赏优秀作品也能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要给孩子们多提供观看的机会,同时多给孩子们讲解。笔者给孩子们设计了美术欣赏课,其中包括《名画欣赏》《著名绘画大师》《画家眼中的生活》等等,通过欣赏课的讲解,孩子们渐渐学会了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名画欣赏课中,讲解《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会给孩子们讲解这幅画的绘画背景、作者介绍、画面构图,尽量系统、全方位地进行介绍,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不仅在绘画和艺术理论上卓有成就,而且对人类科学很有贡献,是一位有思想、有学识、多才多艺的画家、科学家、发明家和理论家。《蒙娜丽莎》是他的代表作,代表他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描绘一位优雅端庄的意大利贵妇,尤其是她的笑容微妙而神秘,背景配以幽深的风景,与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巧妙结合,画面意味深长。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笔者还会在课程的设置上多做些文章。例如,设计一些较为大型的活动实践课《春天的小树萌萌哒》,看到题目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将孩子们进行分组后,用整开的KT版让孩子们创作,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孩子们自己决策,老师给予一些指导,这也是培养学生通过集体创作彼此交流促进和提升绘画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是无限广阔的,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只有提升孩子们的绘画鉴赏能力,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选择美。
参考文献:
[1]朱定成.谈谈怎样搞好儿童美术“教与学”[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1).
[2]杨雪.试论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