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①
——基于部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农村高中教师的调查

2016-10-20 05:31:35宋祥徐蕴琦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知识高中语文

宋祥,徐蕴琦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①
——基于部分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农村高中教师的调查

宋祥,徐蕴琦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对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整体上与城市教师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学科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差距更大。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应该采取以下策略:全面提高与重点提升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自主提高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创新发展与学习借鉴相结合。

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证明,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国基础教育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农村,薄弱之处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也在农村,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农村教师素养整体水平的提升,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知识素养。[1]国内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有很多成果,但专门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却不多,更缺乏对农村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的关注。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进行研究,期望能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和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对策有借鉴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关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以舒曼(L.S.Shulman)对教学知识的分类为基础[2],结合国内学者关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构成的研究成果,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定义为:在语文学科领域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一般分为四大方面: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具体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基本原理、一般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课程知识包括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指教师具有的关于任教学科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把握。学科专业知识指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的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指如何利用教学法知识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知识。根据上述界定我们设计了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五部分,共47题,以单项选择、填空或简答形式呈现。本项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样本抽取与数据处理

本项调查的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12所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师共247名,全部为一线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回收率100%。同时,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现状,我们还抽取了6所吉林省城市高中的131名一线语文教师作为对比样本。本研究使用了软件SPSS11.5 for Windows和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分析

从总体上看,本项调查选取的247名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尚可,平均分为55.31分(总分为85分),得分率为65%。而选取的131名城市高中语文教师的平均分为60.08分,得分率为71%。其中农村教师得分率最高的部分是一般课程知识,得分率为80%;得分率较低部分的是学科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得分率分别为58%、55%(见表1)。

表1:城乡教师语文专业知识素养得分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整体上虽然达到了及格水平,但是依然和城市教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学科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的短板,是其职后培训和自我提升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学科知识是分值最大的一个板块,占到一半以上,而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得分率仅达70%,且教师之间差异较大,其状况亦不容乐观。这部分知识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语文教学效果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应高度重视。

(二)具体分析

1.教育理论知识情况

教育理论知识是每位教师接受职前教育阶段的必修知识,也是职后培训反复强调的重点;是每位教师入职后从事各种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在这部分的测试中,农村高中教师的平均分为5.98,得分率达到了66%,但与城市教师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赵冬臣等(2009)的调查显示:[3]语文教师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专业书刊和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造成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和城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方面差距的内因是,部分农村教师、特别是有13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学历不如城市教师高,职后又不太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所以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差一些。其外因是,农村教学资源落后、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师教学管理任务相对繁重,很难有精力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更谈不上将反思提升到理论层面,并且职后培训内容多以理论为主,缺乏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难以引起教师的学习兴趣。

2.课程知识情况

课程知识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本部分共11个题目,分为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两个方面。其中一般课程知识的测试题目主要是围绕着较为宏观的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开发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语文学科课程知识的测试题目则是从相对微观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几个角度进行设计的。

测试结果显示,在一般课程知识方面,农村教师的得分率达到了80%,尽管和城市教师仍存在差距,但是可以看出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目标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当课程问题具体到语文学科时,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成绩都没有达到及格标准,其中农村教师的得分率仅为58%。问题集中在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实施两方面。例如第20题考核的是教师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系列的了解和把握,本题得分率仅为42.5%,说明在日常教学中农村教师对选修课程重视不够,不了解选修课程有哪些内容。再如第15题,考查的是古典诗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只有37.2%的农村语文教师认为对于中国古代作品的鉴赏的基本方法是“诵读”,大部分农村教师不知道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而其他关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问题,老师们却答得非常好。如第13题考查的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有89%的语文教师都能明确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14题考查教师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掌握程度,有85.4%的语文教师都能答出正确答案。综合这部分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得到了比较广泛的重视,课改理念的解读和培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线教师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意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怎样应用和落实,教师们还比较模糊。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培训内容涉及理论层面的多,与农村语文教学实践结合不够。

3.学科知识情况

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不同,它有更为宽阔的视野,是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的基础,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部分的问卷试题主要考查“语言及其应用”“文学知识”“阅读理解”三模块的知识,共23道题,总分43分。农村语文教师平均得分为30.2分,得分率为70%,低于城市教师的77%。其中属于语言及应用方面的共7分,平均得分4.7分,得分率为67.78%,文学方面共30分,平均得分21.9分,得分率为73.12%,阅读理解题共6分,平均得分为3.5分,得分率为57.76%。结果表明,三个板块中最好的是文学知识的掌握,最差的是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来看,文学知识方面凡明确涉及到教材中知识点和高考考点时,老师们的得分率很高,相反一些非高考考点得分率却很低。例如第23题考查的是课文《赤壁赋》中“既望”一词的含义,这个知识点既可以考查教师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又可以考查教师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词语的理解程度,得分率高达93.9%。再如第27题是对词语运用方面知识的考查,十分接近高考试题,考查教师对几个成语的辨析能力,得分率更是高达96.8%。与此相反,第34题考查的是教师对文学流派的掌握情况,是教师分析作品语言、思想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只有45.5%的语文教师能够很好地作出回答。第37题考查的是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了解情况,这本著作对教师深入鉴赏古典诗文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只有23.3%的语文教师答对。这两道题都不是高考的直接考点,但却是语文教师深入分析文本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测试结果反映出农村教师深层的学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忽视教材细节所隐含的学科知识,知识割裂严重,缺乏整体思考。阅读理解是一篇说明文,共3道试题,满分6分,分别从文章细节、文章理解、全文推理三个方面考查教师的阅读能力。从得分情况来看,农村高中语文教师3道题的得分率分别为49.8%、56.3%和67.2%,总得分率为57.76%。可以看出农村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缺少耐心,忽视细节,直接导致了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出现了偏差。

综合这部分的得分可以看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对高考考点的把握也相对准确。但是,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学知识知之甚少,会造成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解读文本的视野受到限制。学科知识的获得途径和其他知识有所不同,每位教师的短板都不同,无法通过统一的培训来满足老师的需求。因此,提高学科知识更要依靠教师的自主学习。而农村教师缺少自学的意识,更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导致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也缺少深度。

4.学科教学知识情况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对教育理论、课程及学科知识的具体应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知识,它体现的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能力。这部分调查共设置4道题,总分值为22分,没有标准答案,按等级给分。平均得分为12.2分,得分率为55.36%,是得分率最低的部分。

其中第44题和第45题设置的情景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质疑,请教师提出应对策略。这两道题主要考查的是语文教师如何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2.84分、2.73分,相对比较低。从答题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正面面对学生的质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处理过程中略缺少一些灵活性。第46题考查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难点的把握,不仅需要教师对文本理解到位,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情。从答题情况看教师们主要围绕本篇课文的重点来回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却少有提及。这反映出农村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还存在问题。学科教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规模、短期的培训不可能完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知识主要依靠教师教学经验和反思、同事间日常交流以及有组织的专业活动等,在这方面农村教师缺少相应的资源。

四、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的基本策略

(一)全面提高与重点提升相结合

本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所谓全面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提高。所有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师都要有计划地系统地接受专业知识素养提高的专门培训,以便使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为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缺一不可。教育理论知识和课程知识是条件,学科专业知识是基础,学科教学知识是综合体现。只有各方面知识共同提高,处于较高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要。在城乡教育资源巨大差异下,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在各个方面都劣于城市教师,因此必须全方位地提升农村教师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本项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全面提升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如语文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培训,也就是根据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重点培训,尽快补上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中的短板。这是目前比全面培训更重要的培训任务。

(二)专家引领与自主提高相结合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专业发展一是靠专家引领,二是靠自主提高。

专家引领是通过教育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教研员和名优特优教师的学术讲座或课堂展示,传授一些先进的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这种方式可以比较系统地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是教师整体提升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也应积极采用这种方式。专家可以为教师做讲座,也可以深入一线课堂听评课指导,还可以通过科研课题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素养的整体提高。

但是,专家培训和指导受到时间和经费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也不能满足每位教师需要。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仅靠集体培训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在接受集体培训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自主提高。教师专业自主提高,即通过自我不断学习、不断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增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经验,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集中培训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的教师培训。一般是培训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知识提升需要而采取的培训方式。如目前已经实施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这类培训目标明确、内容系统、手段先进、方式灵活、效果明显。农村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校外培训,这是提升知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也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校本研修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也应该实行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及教学团队的作用。校本研修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可以以教研组为依托,根据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方面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者邀请名师授课进行教学观摩,以此丰富教师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四)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相结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农村教师能力素质”,要求“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要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和支持全员培训,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完成“全面提升农村教师能力素质”的任务。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要纳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具体实施内容之中,作为各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认真落实,务求实效。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督促农村教师主动参加能力素质提升的培训。

同时,要完善激励政策和机制。要把专业知识素养的考核作为教师评职、晋级、选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地方财政收支情况,专门为农村教师设立素质提升奖励基金,以调动教师参与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的积极性。各学校应把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高作为语文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鼓励教师读书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教研活动。

(五)创新发展与学习借鉴相结合

教育需要创新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作也需要创新。各相关培训机构要在发挥以往培训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农村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的规律,创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模式,根据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教学需要、工作特点等,创新培训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并总结相关经验进行推广。教师所在学校要创新校本培训,不断探索校本培训模式,把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提升与教学和教研工作结合起来,把学科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作为培训重点,加大工作力度,使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快速提升。农村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不足,探索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升培训,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来为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服务。

[1]赵冬臣,马云鹏,韩继伟,等.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9,(11):66-70.

[2]赵晓光,马云鹏.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范式构建与层级分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26-229.

[3]宋祥,马云鹏.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84-87.

(责任编辑:于翔;责任校对:李作章)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Teacher i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SONG Xiang,XU Yunqi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ese teacher i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self-development.Related survey found that chinese teacher i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is lower than in urban areas,especially in subject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To further enhance the Chinese teacher in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accomplishment,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basic strategy:combination of overall improvement and focusing on raising;combination of expert guidance and customize improve;combination of ocused training and school-based training;combination of system security and policy incentives;combination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reference.

rural senior high school;Chinese teacher;knowledge accomplishment

G451.2

A

1674-5485(2016)08-0074-05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问题与对策”(14YJA880062)。

宋祥(1967-),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徐蕴琦(1989-),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专业知识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6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风能(2017年2期)2017-05-15 01:52:42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0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探索(2015年3期)2015-04-17 02:36:54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