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016-09-22 14:29林建财
考试周刊 2016年67期
关键词:总结差异性引导

林建财

摘 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听课时的效率,艺术性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知识,并加以应用,提高学生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兴趣 差异性 引导 总结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因材施教,精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认真做好教学总结,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听课时的反应,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要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是朋友,平时多与他们沟通,要使他们热爱老师、热爱数学,就应该在生活、学习上对学生多加关心,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的课堂,正体现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营造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气氛。课堂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由学生反映出来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及时对学生帮助处理,课后要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从练习中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顺利进行下一步学习。当然,要提高教学成绩,教师还必须努力增长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理论,参与各级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制订教学计划,设置好课堂设计,正确确立教学目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清楚自己在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以便能调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地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

学生对数学兴趣能够提高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跟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关系。教师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理解生活中的知识,掌握、应用知识,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单一地讲解数学概念,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掌握,如果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一些日常生活例子渗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则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设置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把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课本上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社会的、家庭的、生理各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能多种多样,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疑惑,教师要重视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对学生做适当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教师要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了达到学生共同进步发展,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有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当然,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了解自身不断变化的情绪,及时调整学习方式适合自己,这样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小学生喜欢动手和问这问那,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应用掌握的知识,个性特长得到发挥。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因为动手实践,表现欲和求知欲得到展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智力。

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先要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好教学计划,设置好三维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其中,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要聚精会神地听课,老师教授的重点、难点,知识网络的梳理,知识的应用等要及时掌握,一些课堂上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寻求老师帮助解答。老师上课前,学生要先复习一下旧知识,联系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预习,老师讲述的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要熟记于心,做好学习笔记,课后做好巩固复习。完成作业正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为了强调某一知识点,强化某一类型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训练,学生在做完练习时要对题目进行深层次思考,不会做的练习题,要结合老师讲过的内容,查阅课本相关知识点,理顺数学思路、观察题目的规律,采用适当的解题方法技巧认真完成。如果在做作业之前,先复习一下课堂笔记,回忆一下课本知识,就能有效地完成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特别是学习数学,教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存在疑问的地方要认真研究,对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刨根问底,弄清楚前后的内在联系,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数学方法加以推导,并对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时,我举了这个例子:一辆汽车1小时行驶85千米,2小时行驶170千米,3小时行驶255千米,4小时行驶340千米,5小时行驶425千米,6小时行驶510千米……我引导学生理清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时间和路程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知道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a和b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a/b=k(一定)接着,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思考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的条件。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深刻地理解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

总之,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情感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应用规律。

猜你喜欢
总结差异性引导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