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尧皇
【摘要】为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必要的。为此,本文总结了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一是从高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把握好情感教育的契机;二是以有声有色的范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三是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并不仅是语文课标有关“应用、审美、探究”等能力的要求,它还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与人格之美的教育,并以此来安放心灵。从这一意义出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学会引导学生如何体会文本情感并激发自我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恰如白乐天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此,亦可得以避免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教师的热火朝天与学生的无动于衷之间的强烈对比。做到这一点,教师投入自己的真性情是必需的,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深刻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也是必需的。如是方可达成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高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把握好情感教育的契机
作为被心理学认为是文本、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心灵的对话的阅读,在高中生这里,实在是一种心理需要的满足与缓解压力的物质支持,或称之为阅读主体为了寻找和发现“自我”而进行的一次精神探险。但这种“精神探险”有着高中生群体独有的特点,即由于他们完整的认知结构的基本形成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相对成熟,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对阅读文本作联系的与辩证的思考,从而使他们自身可以与阅读文本之间达成一种“心有灵犀”之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所教课文的特点及其与学生心理相通的部分,即文本中可以和能够与学生情感相对应甚至是共通的部分,来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就成为一种必需。
如学习《囚绿记》,很多学生喜欢文中的“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一语,为什么?这可以在文本蕴涵的感情与学生的阅读心理之间寻找到一个有机结合点。作者陆蠡擅长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即以本文则是在“我”的对绿色喜爱的羽衣下表达出一种对彼时艰难生活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并以文末“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语作注。与之对应,高中生的生活现实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如高考、竞争、成长等,这使得他们既不得不与之进行付出巨大艰辛的抗争,同时也心存众多困惑。在这样的心境下,很多高中生读到这句话,就会引发心灵上的某种共鸣,恰如巴金所言“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因而,情感被激发——“渴望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焦了的心”,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激发又该怎样进行呢?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面临人生难免的困难、挫折与诸多不如意之事,文本中的“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你怎样评价文中“我”的所思所想呢?如果把换位思考,又该怎样看待我们自己的生命呢?等问题。无可否认,面对这种与叙述距离较远的经典文本及其需要仰视的文化与情感特征,来自教师的引读是必需的。如此,才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共情并细心品味与感悟,既启迪学生心智也震撼学生心灵。
二、以有声有色的范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古代私塾塾师读书的一般情况,“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先生为什么要带领学生读书呢?这是因为,读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关键;先生范读有做榜样的考虑,榜样做到“入神”的境界才是真先生。表现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小学阶段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到高中阶段的“细读课文”“熟读课文”,无一不要求学生读书。只因为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均是此意。因而,在学生情感的激发上,来自教师的“入神”范读——充满激情的朗诵,就显得更为重要,正所谓“觉情韵不匮,声调铿铿,乃文章中第一妙境。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此虽曾国藩读《柳州罗池庙碑》文之感,用以描述朗读中的情感感受仿佛更为贴切。
范读既重要,即要“诵读得法”,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要“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于漪老师则将之表述为“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即是说,范读要能成功读出文字的情妙并为学生所能感受,还要帮助学生“入境”与“悟情”,即体会文章的意境与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甚至与文本的高贵灵魂进入谈话状态,真的如歌德所言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进而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以及心灵滋养。如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即应语缓、调低,以似断非断之气态尽染词人的满纸呜咽与倔强不甘;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则应语速稍快,语调高昂,以一气呵成的淋漓之意凸显诗人的遗憾与无奈。自然,教材选文多是经典美文,情感深沉而博大,远不是明眸一瞥即可窥其深意。但这更加凸显教师范读的重要性,必要以之引领学生感受其氤氲芬芳,深情弥漫。
三、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如叶澜教授所言,教与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传统上囿于师生关系的生硬与教师的自然权威和尊严多会出现师生间的交往不畅,并阻滞师生间正常情感交流的情况。而今天,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表现为向学生传递现成结论,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这使得教师的“师”之名,越来越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与学生意见的交换者。因而,这也使得师生双方在教与学活动中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甚至是大量的交流,包括情感的交流。换言之,那些融洽和谐的课堂,无一不是师生间情感交流与互动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的《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话,在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的同时,首先表达的就是师生间情感关系的良好。
高一语文教材中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这篇课文的部分曾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用以服务于师生交往“体现在娱乐、生活和思想交流等方面”这一论点。显然,情感交流是其中的一个必选项,所谓“娱乐”“生活”和“思想交流”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无一不先有着情感的认同。而仔细研究这一文字,它所揭示的师生交往要义,在今天仍是指导我们进行师生交往的指南。这就是,要对学生平等以待,鼓励并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而非居高临下令学生不敢言语;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必要的评价,有信息反馈给学生,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实现与学生的意见交流。实践已经证明,表现在语文课堂上,这样的师生互动,实质是作为文本解读的“共同体”出现的,其深度的向内发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自然也就可以做到如列宁所说“人的思想被浓厚的情感渗透”,进而使学生“得到力量,引起积极地注意、记忆和思考”。
总之,为实现语文课标关于对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目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必要的。由此,才能在教材文本与学生情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在文本情感的荡漾中受到持续的感染、熏陶和激励,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1]俞星星.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碰撞情感的火花[J].成才之路,2015(1).
[2]张艳.让情感的交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J].学苑教育,2015(6).
[3]王晓璐.让情感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碰撞[J].新课程·下旬,2014(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