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挑战的台湾中小学教育现状

2016-09-10 07:22汪翼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生差异教育公平

汪翼

摘 要:学生差异、全球竞争、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是大陆正在或即将面临的挑战。文章以台湾新北市等地的中小学教育为观察对象,呈现台湾中小学教育回应上述挑战的现状,以期对准确把握大陆当下的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台湾中小学教育;学生差异;全球竞争;教育民主;教育公平

台湾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之一,大陆也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两岸为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呈现出人本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终身化等共同趋势,也同样面临学生差异、全球化人力资本竞争、民主化进程、教育公平等挑战。由于两岸文化相通、血脉相连,其对上述挑战的回应,对大陆具有“试纸”意义(见表1)。观察台湾教育现状,对于准确把握大陆当下教育改革方向和进程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回应学生差异的“活化教学”

在实现有效教学方面,台湾面临学生群体差异加剧的挑战。由于小学生毕业后免试升入初中,且完全遵行就近入学政策,使得初中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见表2)。通常,处于弱势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不完成功课,甚至对抗教师和学校等。

这些挑战触发许多大学教授和一线教师共同推动“活化教学”改革,以促进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减缓两极分化趋势。台北教育大学黄永和教授主持的分组合作学习项目开启了活化教学改革,其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设置两级学习目标。教师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其设置基础和精熟两级目标。只要学生的进步达到相应程度,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精熟水平”。第二,与目标设置相对应,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嵌入随堂测验,及时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状况。第三,学生借助“学习单”学习。学习小组按照“学习单”规划的内容和步骤开展合作学习。第四,基本形式与步骤是“小组围坐-发放学习单-按照学习单合作学习-随堂测验-小组内更正与反思提升”。

2012年以来,参与该项目的学校遍布台湾新竹、桃园、台中、南投、高雄、台南、花莲、台东等地,多达800多所。2013年,该项目曾就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学习成效、师生关系、教学形态等多项指标进行中期评估,其中多项指标的得分变化显著。比如,学生上课专心程度指标的得分从2.74提升到3.06,经常动脑思考指标的得分从2.71提升到3.03,学习进步指标的得分从2.72提升到3.04。该项目研究团队认为,分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带来新动力,提升其课堂参与、师生互动水平,还有助于培养高学业成就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以及提升低学业成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但是,也有部分重要指标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比如,学生整体学习成效提升和两极分化下降的变化程度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教师教学热忱指标的变化也不显著。

目前,台湾的活化教学呈现多元整合趋势,以“学习者中心”和“学习共同体”为基本理念,引入了差异化教学、问题引导学习、专题本位学习、翻转教学等多项策略,建设有效教学的课堂。

二、回应全球竞争的课程统整

在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台湾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需要补充大量技术密集型、创新型人才;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需要全面提升民众的法制、民主、科学等素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分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以上需求。1998年9月,台湾公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以下简称《总纲》),将传统学科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主轴统整为七大领域(见表3),旨在为学生构建面向生活的学习活动,以期培养其就业、参与社会、自我发展的实用能力和素养。

同时,《总纲》明确提出了10项基本能力,并与各领域的学习相互连接,以贯彻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以语文领域的“国语”为例,10项基本能力与该课程目标的关系如表4所示。

另外,《总纲》还规定了各年级学生每周的学习总节数、各领域学习节数、弹性学习节数,以及各领域学习节数的比例。其中,语文占20%~30%,其他领域各占10%~15%。各领域学习的具体节数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弹性学习节数也由学校自行规划。

下文以新北市D、J两所“国小”和台北市F中学为例,对学校具体实施的情况做简要说明(见表5)。

与以往相比,两校的课程设置均呈现如下特点。第一,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学时明显减少,社会、综合、自然生活与科技的学时增加。第二,领域学习并不能完全实施。例如,艺术与人文领域的音乐和美术、健康与体育领域的体育和健康仍然分别开课,并由不同教师教学,主要还是因为缺乏能够胜任领域教学的教师。这一问题在中学阶段更加突出。以台北市F中学九年级为例,除理化由同一教师合科教学外,其余所有学习领域均被分解为传统学科,由不同教师分科教学(见表6)。

从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台湾课改所提出的“打倒升学主义,减轻升学压力”还没有实现,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仍然较重。从表6可以看到,该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每天都安排有不同的学科考试。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12年的调查显示,79.9%的三四年级学生在放学后会参加才艺学习或课外补习;57.7%的学生表示补习天数为5天及以上,近30%的学生表示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59.9%的学生表示补习班常常布置额外作业;49.7%的学生表示常有额外考试。

两岸在课程改革方面“理想脱离实际”的窘境极为相似,同样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的深层制约,教师素质、减轻学习负担和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之间关系紧张等问题。

三、回应民主浪潮的多元参与

在提高学校效能方面,台湾面临民主化浪潮的挑战。经济发展催生了更加广泛、深入的民主意识,来自民间的改革团体和改革事件不断涌现,进而推动教育民主化和多元化进程。台湾于1994年成立教育审议委员会,开始学习美国的教育制度,提出咨议总报告书,厘定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国际化五大改革方向[2],促成家长会、教师会、学校行政鼎足三分的局面。被考察的上述学校呈现出学校行政系统、家长、教师、社会多元参与的学校管理形态。

各校设校长1人,下设主任若干,不设副校长。以J“国小”为例,全校学生1800余名,教师120余名,校长1人,下设教务、学务、辅导、研发、总务、人事、会计七处,每处各设1名主任。同时,为适应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还设立了7个学习领域课程小组,各设组长1名,参与学校课程教学事务。

各校也设有家长会。家长会参与学校管理和事务的权利及义务受台湾于2006年颁发的《“国民”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务办法》保护和约束。以D“国小”为例,设家长会会长1名,副会长1名,下设服务组、活动组、教育组、公关组、校园关怀组、咨询秘书组、财务组。家长会组织的义工多达300余名。该校校长善于沟通,家校合作紧密,家长会尤为活跃。据该校家长会会长介绍,她上任以来组织了粉刷办公室、彩绘校园围墙等支持学校发展的活动,也组织了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发展、两性教育、生涯辅导等支持教育教学的活动,还组织了亲子单车社、戏剧体验营、找回家长大学时的乐趣等支持家长发展的活动。该会长强调,近期的工作重点是督促提高午餐质量。

上述各校也成立了教师工会。据J“国小”的校长介绍,教师工会在台湾具有相当大的权力。聘用和辞退教师、开设课程等事务,常常需要校长与教师工会以“谈判”的方式形成共识方能实行。例如,新北市某“国小”教师工会与校长“谈判”教师维持学生路队安全事宜,双方达成协议:教师仍需要参与组织学生路队,但“不吹哨、不指挥、不协助”。同时,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设有校长遴选委员会,学校还设有教师评审委员会、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且都设立了教师代表席位,保障教师参与管理的渠道畅通、多样。

在这样的情势下,J“国小”的校长以“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实施“转化领导”,彰显了校长营造正向氛围、构建正向关系、开展正向沟通、树立正向意义的领导力,在学校推动校园翻转、完善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PDCA)循环管理流程,开展教学视导,建设教师专业社群,开发十二生肖校本课程等的建设与改革。

台湾校长的选任也体现多元参与的特点。台湾《“国民”教育法》规定,校长的遴选、任用等事宜由各县市自行办理。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任秘书介绍了新北市“国小(中)”校长的选用流程(见表7)。

教师若参加候用校长考试,须具备学历、行政经验(如担任主任)等资格,并达到规定积分方能报名考试。公开遴选时,需要组建遴选委员会,由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家长、专家等组成。派遣时既要考虑校长意愿,也要考虑学校空缺情况。校长每届任期4年,在同一学校只能任期8年,到期后可以选择重新参加其他学校校长的遴选,也可以回到教师岗位。如此选任的校长通常都具有较高素质。例如,J“国小”的现任校长,1968年出生,从“国小”教师、学生教育组长、教务主任一路走来,已担任两届校长,于2010年调任现职,任职期间不断进修硕士和博士专修班,已出版7部专著。

四、回应教育公平的适性教育

在实现以人为本方面,台湾面临教育机会公平均等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催生人本化浪潮,台湾的基础教育从强调政治意识逐渐走向强化经济社会主导、培养适用人才,再到强调以人为本、适性发展,更加注重为每一名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渠道和发展机会。

目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发展卓越适性教育,推行多项政策和行动促进高中职(高中普通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的简称)优质化,包括推进“高中职旗舰计划”,打造标杆性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逐年增加高中职的班级数,提供充足的学位;技职教育(即技术职业教育)联结产学研训资源,设置特色群科,缩小学用落差;结合推动“创客教育”,强调动手实做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已经构建起向下扎根的普职融通教育体系(见图1),即“国小”职业认知、“国中”职业试探及高中职业准备三级职业生涯辅导机制。

目前,全台湾有科技大学59所,技术学院18所,每年毕业生为4万余人,毕业即入职学生比例达到84%。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学生具有广阔的深造前景。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台湾经济遵循着由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到知识型经济的路径发展。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紧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为职业教育带来广阔前景。目前,台湾电子资讯业、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文化创意、云端运算等新兴智能型产业强力推进,对高科技人才需求旺盛,以上领域毕业生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更优[3]。当前,大陆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可以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参考文献:

[1]谭以敬,吴清山.台北市弱势学生教育政策的现况及其未来因应措施之研究[J].教育行政与评鉴学刊,2009(8),87-88.

[2]夏晋祥,单小琳.台湾的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得失[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3]曾繁相.21世纪初台湾职业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编辑 吴婷

猜你喜欢
学生差异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尝试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