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教学模式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6-08-23 13:47张永梅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阅读理解创新能力

张永梅

【摘要】阅读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要求我们要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着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更好地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 教学模式 课堂应用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85-02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而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着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方式决不能沿袭传统教学方式,要大胆探索新的模式。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值得学习探讨。

1.文体迁移式阅读模式。

依据“知识、方法是创造的基础”和“模仿、迁移学习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结构。它参照的是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和叶圣陶、吕叔湘关于“学法指导”的思想,强调教学上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体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双重开发的思想,旨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我们知道语文的教学文本是有文体性的。而各种不同的文体又有不同的知识体系,例如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体系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文类型和科学知识理解等。抓住这些文体知识来切入不同文本的阅读教学就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而结合这些知识在课堂中教授的研究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具有了范例性和迁移性,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互动探究性阅读模式。

这种方式有些像开茶馆,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语文。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筛选归纳,课堂上交给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者学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探究;还可以是以全班为单位,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推举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阐述本组的观点。探究讨论既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探究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讨论重点,但不宜有太多限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但要给学生充分发言,陈述个人观点的时间。

3.自主探究性阅读模式。

这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获得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法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它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结合文本提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其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习的步骤,给予充分的参考材料或学习方法;然后,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进度,做到心中有数,面对学生的疑难,及时给予全班或者个别辅导;最后,在学习完成时要有针对性地检查、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的典型代表是魏书生老师的“四遍八步读书法”:一遍跳读(记大概内容,记主要人物),二遍速读(复述内容,理清思路),三遍细读(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四遍深读(鉴赏特色、分析写法)。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内容和学习主体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4.创新性阅读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进行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采取写别里科夫死因调查报告形式等等。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些小说文本改编为剧本,自编自导自演,一方面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地把握,而且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5.课文主题理解模式。

这种模式从整体结构入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在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进行分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从认识的起始,到认识的入门,最后使认识飞跃升华的认识过程。如果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就直接分解文章的各部分,那么将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印象将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将会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在教学中,要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即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各个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阅读理解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