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评估与反思
——基于CNKI(2006—2015)的文献分析

2016-07-18 02:39颜昌武何巧丽
公共治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反思评估

颜昌武,何巧丽

(暨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评估与反思
——基于CNKI(2006—2015)的文献分析

颜昌武,何巧丽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呈井喷之势,文章通过研究者来源、学术职称、核心作者、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学术规范性等变量,对2006—2015年我国有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其中高校是研究的主要阵地;但是,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实用性的原因—对策研究较为常见,研究成果的整体累积性不强,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评估;反思;文献分析

近年来,随着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日渐增强,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频发态势,并已成为继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之后备受社会关注的第三大群体性事件。[1]2005年的浙江东阳画水事件被社会公认为是第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此后,来自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和研究旨趣出发,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展开了探讨。适时评估与反思是增进知识积累、完善和改进研究的有效方法。[2]面对日渐繁荣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直观地审视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现状。本文在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估现有文献的研究质量,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评估方案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评估方案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收集数据。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对相关论文进行检索、收集并筛选,以确定数据来源,并将符合要求的论文汇总到EXCEL表格。第二步,设计评估的指标体系。我们对样本论文的发表年份、研究者单位、核心作者群、研究阶段、研究方法和学术职称等6个变量进行具体的指标设计。第三步,建立数据库,按照指标体系,将每一篇样本论文的相关信息录入到EXCEL表格;第四步,利用EXCEL软件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样本分析。

本文将中国知网(CNKI)中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文献获取的数据源,硕博士毕业论文、专著或会议论文集等不在评估之内。为了样本的直接相关性,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题名”为检索项,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考虑到学术界还没有对“由环境问题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规范化称呼,有一些学者也将其称之“环境冲突”或“环境抗争”。所以为了样本的最大化,我们还对包含以上两个题名的文献进行了辅助分析。然后,筛除会议综述、专家随笔、报道式论文等非学术文献和与环境群体性事件主题无关的文献,并将一稿多投的论文合计为一篇,同时对少量未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人工补遗,最终得到有效论文共233篇。

图1.环境群体性事件论文的年度发文量(n=233)

数据来源:2015年12月笔者根据中国知网检索获得相关数据而绘制,下同。

如图1所示,2006—2015年,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总体上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后,论文数量陡增。2012年后论文数量的激增,可能与此时现实生活中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增大有关。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的一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和浙江宁波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此后,云南昆明、广东茂名和浙江杭州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分析评估

(一)研究队伍分析。

研究者来源、研究者职称和核心作者群是我们分析研究队伍的三个主要指标。

1.研究者来源。本文将研究者来源①分为以下五类: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或行政学院、政府部门、其他(包括民间研究机构和无标明单位的)。从研究者的单位分布来看(见表1),在233篇论文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203篇,占总论文数的87%;来自党校或行政学院、社科院以及政府部门的研究者的总和仅占12%。这表明,高校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而其他机构和部门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

表1.论文的研究者来源分布表研究者单位篇数(n=233)频率(%)高等院校20387党校或行政学院156社会科学院83政府部门53其他21表2.研究者的学术职称(n=233)学术职称篇数(n=233)频率(%)教授3214副教授5825讲师3917博士研究生229硕士研究生及以下5222其他3013

2.研究者的学术职称。学术职称是衡量研究者学术地位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者的学术地位,本研究将233篇样本论文的研究者的学术职称划分为以下六类,即教授(含研究员)、副教授(含副研究员)、讲师(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和助教)、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其他类(包括未标明或无学术职称)。从表2可以发现,在所有研究者中,副教授人数最多,所占比例为25%,而硕士研究生紧跟其后,所占比例为22%,其次是讲师为17%,教授为14%,博士为9%。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研究者与硕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高达70%,同时,考虑到研究生一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而导师基本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说明拥有较高学术职称的研究人员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

表3.作者发文数量统计表

表4.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阶段统计表(n=233)

(二)学术质量分析。

针对学术质量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研究阶段、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性三个指标来进行评估。

1.研究阶段。帕里、克里默将研究阶段分为问题描述、变量识别、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政策的形成而控制变量、评估替代性政策或者项目等几个阶段。[4]79借鉴这一划分标准,并根据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研究阶段分为问题描述、变量识别、变量间关系分析和政策评估等四个阶段。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达85%的文章要么描述问题,要么识别变量。而处于“变量间关系分析”阶段的论文只有36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5%,而政策评估类文章则缺失。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笔者还发现处于“问题描述和变量识别”阶段的论文虽然也涉及一些变量分析,但其研究绝大多数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严格论证。这说明很多学者对这一领域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长期深入研究。但值得庆幸的是,处于“变量间关系分析”研究阶段的文献中,大部分是基于某种特定视角或实证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文献,其质量相对较高。如南京大学教授张玉林在《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一文中从体制角度指出,压力型体制和政经一体化体制是催生污染和冲突的动力机制,[5]田志华等学者通过我国2003—2011年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对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环境污染是环境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但环境污染并不必然导致环境冲突事件的产生,环境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及矛盾产生后的处置不当。[6]

2.研究方法。按社会科学领域的常规分类,本文将研究方法划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图2显示,规范研究有149篇,占文献总数的64%,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有84篇,占文献总数的36%。可见,我国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格局。若按照颜昌武等人对规范研究的定义,认为“规范研究是一种以价值问题为核心关注点、以解读和阐释文本为主要形式、通过严谨的逻辑构造来回答某个学科乃至人生与世界的‘大问题’(big questions)的研究方法。”[7]70则现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论文难觅真正符合标准的规范研究。换言之,这些论文既不是严格的规范研究,也算不上严格的实证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国内社会科学领域通行的“问题—原因—对策”三段论式论文。

图2.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方法

表5.案例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表(n=63)

表6.学术规范性统计表(n=233)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在84篇实证研究类论文中有63篇是案例研究,这可能与我国现实中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提供了大量实证资料有关。但若仅通过案例研究这一定性方法来研究环境群体性事件,而忽略相关性分析、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其学术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张建民和何宾认为,案例研究有三个评价指标,即研究者运用案例研究的目的、研究者是否说明了其选择案例的理由和是否讨论了案例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8]其中,案例研究的目的分为描述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前者的主要特征是描述某个案例的特征,但不涉及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建立或检验因果关系,进行因果分析或解释。[8]一般来说,有关案例研究的目的、选取案例的理由和案例研究的结论等信息会在论文中的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部分出现。通过分析63篇样本论文发现(见表5),在案例研究目的的评价要素上,大部分案例研究都是描述性研究,其重视的是重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故事”,而没有对这些“故事”作深入解剖。当然也存在一些理论性案例研究,如陈占江和包智明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指出农民环境群体性事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沉默、经济转轨时期的私力救济,以及市场经济时期的依法抗争几个阶段。而农民的行动选择主要是受制于政治机会结构以及国家、企业和农民之间所形成的利益结构的双重约束。[9]

在选取案例理由的评价要素上,只有23篇论文在文中明确说明了选取案例的理由,而理由也大同小异:一是个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强;二是个案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能够查找到充分的资料。但有一些研究者未说明案例选择的理由,只是基于对案例的轻描淡写便贸然下结论,缺乏学术的严谨性。在最后一项评价要素上,只有11篇论文讨论了案例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指出了其只是对一个案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这类文献掌握了案例研究的方法,文献质量相对较高。

3.学术规范性。学术规范性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程度(它体现了研究者对所在学术领域发展状况的把握)及遵循学术引证规则的程度。[10]139根据这一定义,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考察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性:(1)是否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方法;(2)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有没有提出需要加以论证或验证的问题;(3)是否有文献综述,即有无对现存的有关文献的评价;(4)是否有参考文献及参考文献是否符合标准。其中,前三项是衡量研究者对资料的占有和分析程度,最后一项是衡量研究者遵循学术引证规则的程度。

通过表6可以看出,首先,在参考文献指标上,学术规范性最高,高达93%,这表明研究者遵循学术引证规则的程度较高。但其他指标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如从233篇文章来看,未标明资料收集方法的占67%,显示当前的研究存在学术不规范现象及研究者对资料占有的缺乏。其次,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要义,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整个学术研究过程的始终。而作为一个应用型研究领域,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数据显示,在166篇论文中,仅有103篇提出了明确问题,而56%的论文都没有问题意识。再次,“学术活动是一项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事业,不充分了解某一专门领域中先前的思想发展路径和研究成果就发表意见,哪怕是认真而诚恳地发表意见也是不行的。”[11]80但表6显示,在现有文献中,有文献综述的占31%,而没有文献综述的占69%。这说明,在文献综述指标上,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去了解相关研究情况,完全是“自说自话”,这必然会造成重复研究,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整体累积性不强。

三、结论与反思

学科的进步与知识的增长来自于批判性的反思。在2006—2015年这十年期间,学者们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关怀。但经验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在研究队伍、研究阶段、研究方法、学术规范性等指标上,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状况还不容乐观,研究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积累知识和构建理论的能力亟待加强。

第一,研究队伍不强。目前专门从事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学者比较缺乏,还未在该领域真正形成一个“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也较为“单一化”,高等院校在这一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而作为直接接触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府部门却未能有效融入这一研究的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重学理性,经验性缺乏、实证性较弱、应用性不够。

第二,研究方法运用不熟练,研究阶段滞后,研究总体质量不高。从前文的文献分析可知,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要少于规范研究,且很多规范研究存在“不规范”现象,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研究阶段上看,大部分文献处于问题描述和变量识别阶段,仅有少量的文献考察了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处于政策评估阶段的文献一篇也没有出现。这表明很多研究者根本就没有这种“问题意识”,他们往往笼统地分析问题,看似涉及了问题的方方面面,其实却没有深入探究事件的原委,未深入到更高的研究阶段。

第三,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成果的整体累积性有限,简单重复较多。景天魁曾指出,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学科规范,没有累积效应”[12],这造成了低水平重复的不良局面。“目前的一些研究工作,仿佛是‘前无古人’、‘旁若无人’,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实际上是对学科背景和学科规范所知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结果是:到处有‘填补空白之作’经常有‘开拓性研究成果’,就是不见社会科学总体水平有多大提高。大家都‘从零开始’,谁也没走出几步……”[13]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领域存在该问题,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文献述评缺乏,或没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方法、问题意识等问题。

总之,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是问题导向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质量来看,其仍难以承担起指导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使命。为促进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研究者的持续贡献,真正形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需要提升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也需要研究者注重学术规范性,加强积累知识和构建理论的能力。

注释:

①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合作论文,都以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的情况为准,下文统计数据也参照这一标准。

参考文献:

[1]“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83316,2012-11-29.

[2]武玉坤.中国公共预算研究述评:对期刊论文的评估(1998—2007)[J].公共行政评论,2009,(1).

[3]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帕里,克里默.《公共行政评论》(1975—1984)中的研究方法[A].刘亚平,高洁编译.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J].探索与争鸣,2006,(5).

[6]田志华.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研究[J].科学决策,2014,(6).

[7]颜昌武,牛美丽.公共行政学中的规范研究[A].马骏等主编.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8]张建民,何宾.案例研究概推性的理论逻辑与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1,(2).

[9]陈占江,包智明.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0]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1]徐友渔.为提倡学术规范一辩[A].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2]景天魁.论社会科学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1,(5).

[13]景天魁.社会科学走向现代化的思考[J].求是,1994,(22).

责任编辑:王升平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颜昌武(1974—),男,湖北监利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理论与民主行政;何巧丽(1989—),女,江西上饶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6)03—0031—06

DOI:10.13975/j.cnki.gdxz.2016.03.005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反思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