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位于北京市中心,门头沟区永定镇距离这里30公里,通州区梨园镇距离这里40公里,平谷区王辛庄镇距离这里90公里……几年前,对于这些地方的孩子而言,实验二小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到实验二小读书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实验二小将分校办到了家门口,优质教育资源在郊区也触手可及。
事实上,不仅仅是实验二小,不仅仅是郊区的孩子,现在城区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学校,走出小区域,走到孩子们的家门口送去优质的教育服务。
这些改变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格局,绘就了北京的教育新地图,这张新地图更注重公平、优质和均衡,这一切要追溯到2014年我们提出的“北京教育新地图”设想。
优化供给:1+1>2
北京拥有丰富的名校资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校际界限将优质教育资源“困”在围墙之内,墙里欢笑,墙外艳羡。
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为什么不能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为了突破校际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的效应最大化,我们近年来坚持“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持续通过学区制、集团或集群办学、深度联盟、名校办分校等多种模式,推进校际横向联合,扩大重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在校际联合、优化供给方面,各区都因地制宜,探索“外引”“本土整合”“跨区合作”等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的多种模式:东城区深入探索学区制,推进联盟一体化下的学校管理,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的基础上,探索教育集团式管理,激活优质教育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形成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西城区通过名校办分校、学校资源重组等做法扩大教育集团规模,增加优质学位数量;朝阳区通过名校整合薄弱校的方式,整体提升薄弱教育资源质量;延庆县全面推进教育开放政策,和城区优質教育资源加强手拉手、一体化、合作办学,与城区优质校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1+1>2,利用的是集体的规模效应,也是优质的辐射效应。
实质上,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校对薄弱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以及教育设施、师资和生源的均衡分配,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形成有限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结构,这是一种中心拉动、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均衡发展策略。
学区制、联盟化、办分校,尽管具体实施方式不同,但都通过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通过优质校的辐射与引领,最终指向学生的实际获得。
“围墙”没有了,学生间的“区域界限”也没有了,遂安伯小学的学生也可以上史家小学的课,亮甲店小学的学生也可以和人大附小的学生是同学,房山的孩子也可以成为“黄城根”的学生了……
连续供给:6+3>9
在一所小学读6年,然后去一所中学读3年,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在家门口上了好的小学却没有好的中学”,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于是,对孩子来说,小学毕业就意味着一场告别,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说再见;意味着一场战争,在选择学校中焦头烂额。而这场战争其实并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连续性,让学生在知识积累和人格形成的初期,在家门口接受连续的教育,这是“北京教育新地图”所指向的打造“育人全链条”的核心内涵。
在“北京教育新地图”中,整合学段、贯通培养成为纵向扩展优质资源的新形态。其中,九年一贯制是主要方式。
九年一贯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直升,包括景山学校、育英学校等传统的一贯制学校,也包括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十二中朗悦学校,还有优质小学增设初中部、示范中学增设小学部;一种是优质校联合薄弱校组成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学校,打通中、小学教育资源,探索中小衔接的实施路径,如花市小学成为广渠门中学小学部,青年湖小学对口直升171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并非简单的小学加初中模式,而是贯通学校管理,实现跨学段教学,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设计和规划教育,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真正实现6+3>9。九年一贯制还可以在办学实践中探索一些规律,如人的成长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现代制度下的办学规律。
九年一贯制使优质教育资源跨越了学段的限制,在一个较长的教育阶段内流动起来,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优质校。解决了家门口“有好的小学却没有好的中学”和“有好的中学却没有好的小学”的问题,使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接受优质教育。
提升供给:1×N>N
长久以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多少次,在基础教育劈波斩浪地改革时,隔着楚河汉界,象牙塔里依然风平浪静。
而如今,在北京市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的背景下,高校和中小学不再泾渭分明,多所高校与中小学“联姻”,参与附中、附小的建设。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6所在京高校分别与海淀、朝阳、昌平、丰台等4个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56所附中、附小。同时,2014年开始的“高参小”项目,让二十多所高校、社会机构参与到小学的美育、体育特色建设和发展中,为学校提供了先进的、专业的、系统的美育和体育资源。
在教育资源立体网络中,我们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选择了专业力量强、教科研优势明显、支持意愿较高的机构帮助中小学办学,其中不仅仅有高校和社会机构,还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教科研单位。作为专业的教育研究单位,他们对口支持学校、建设附属学校,将专业的力量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领域。
教科研机构、高校和社会机构参与中小学办学,不仅仅是建立新的学校、资源共享,让教研员、大学教师和专业人员走上讲台,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这个单位的专业资源,提供优化学校管理、开发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助力师资培养、提升办学理念等N项“一条龙”式的服务,建设好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新型优质特色校,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质量,促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
在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的基础上,北京抓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新教育服务产品供给这一新的切入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多维度建构横向连接、纵向贯通的立体布局。
“北京教育新地图”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通原有教育链条的阻断处,扩大了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持续发力教育供给侧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改革,统筹解决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了教育资源的高效治理与应用,增加了基础教育末端选择的灵活性,推进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从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优质、均衡发展。
在“北京教育新地图”上,流动是为了不流动,流动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动的是让学生能在家门口就上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