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正在“倒逼”教育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的主题词。它表明: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已非“单兵突破”所能奏效,而需进行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和市场等各个方面系统性的政策考量和制度设计。
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教育,价值立场是综合改革的灵魂。近年来,北京市鲜明地提出“教育民生观”,把群众的利益、孩子的成长放在教育改革的正中央。
在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下,他们以动棋盘的气魄重新配置教育资源、铁腕治理“择校热”、强力校正中考中招“指挥棒”导向、大手笔推进开放办学等,首都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
这一鲜明的“人民中心”导向的教育改革,对区域教育今后的发展路径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基础教育的急功近利曾一度达到極致,使得学校教育成为“虚拟商品”,分数成为“硬通货”,原本属于国家公共服务的领域变为市场交换领域,教育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难以彰显。
人民至上,“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教育公共政策从效率导向转到均衡导向、生态导向,就是时代必然;从“见分不见人”的教育模式转到发掘、保护、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强大地成长,就成为学校的自觉。
解读北京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让我们对未来教育生态充满想象,对未来学校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