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民生观引领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2016-07-17 05:49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人民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供给改革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民的“十个期盼”,生动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对于全面小康的强烈期盼和美好憧憬。“十个期盼”的首位是“更好的教育”,这既是全面小康的群众心声,也是全面小康的首要呈现,集中体现了总书记的教育民生思想。放眼世界,这种教育民生观也符合世界各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发展理念和普遍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国际发展趋势。

北京在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为引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大逻辑。因此,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在于解放思想,关键在于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通过全链条的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力,以“更多获得感”的教育制度红利最大限度地汇聚合力,以“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治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是“读懂孩子”

现代化转型正在倒逼教育公共服务升级。以往追求成绩、追求统一、强调苦学、强调“服从”的教育理念由于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不适应新的情况而被广泛诟病,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质量、追求个性、强调幸福和尊严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破解教育公平难题也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新思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读懂孩子”,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发展教育,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是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的价值取向。针对不同学段在学生成长链条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任务,“玩”“慢”“宽”“活”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词。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要让孩子们“玩”起来。玩的关键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对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最主要的作用是启蒙。学前期是孩子的性格、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社会性和认知等发展的最重要和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能够在这个时期得到合理、科学的启蒙,将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处于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启蒙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玩起来”。玩的过程就是促进大脑发育、形成智慧的过程,就像蜘蛛织网一样,玩得越多,大脑神经元的触点就越多,蜂窝状的神经网络就越发达,孩子就越聪明。因此,我们要尊重学龄前儿童“玩”的天性,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

深化小学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是“慢”下来。慢的关键在于回归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使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就是要一点一滴地打牢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慢”并非单纯的降低发展速度、降低发展要求,而是追求有质量的发展。小学的“慢”是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地客观需要,是儿童的生理、心理基础决定的,不能揠苗助长。

深化初中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是“宽”一些。宽的关键是增强初中教育的拓展性。如果小学阶段是基础,那么初中阶段就是学生厚积的阶段,为学生的选择、发展积蓄能量。初中是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个性倾向、选择的意识逐步增强。但这个时候,学生发展又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是学生的迷茫期,也是学习产生分化的时期。因此初中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拓宽教育资源,丰富供给,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众多选择当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为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和定位。

深化高中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是“活”一点。“活”的关键是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性。高中教育阶段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等多重使命。高中阶段仍然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育的预备教育,同时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以往过度强化对高等教育的预备,忽略了高中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死板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失去了生机与灵性。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经过初中阶段的积累,高中是学生“薄发”的阶段,学生个性形成、发展倾向显现,高中阶段就是提供多样的、个性化、适合的教育供给,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好准备。

教育综合改革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教育综合改革不是独善其身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是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整体性的改革工程,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以适应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教育观,“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做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做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是做好首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因此,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也要紧紧围绕造就更多适应首都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首都加快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目标,把推动教育内涵发展与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首都教育质量,培育和催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关系。公平优先还是质量优先,体现了改革的不同价值取向,也是改革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起跑线情结”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无比强烈,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几乎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公是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热点学校”和“非热点学校”资源不均衡,是就近入学执行难的首要背景。当下,坚持教育公平,均衡配置资源是首要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首都教育坚持用“双增量”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努力兜“底线”、补“短板”、填“洼地”。

三是改革节奏快和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蹄疾而步稳”。对于改革,既要有时不我待的干劲,也要有静水深流的稳劲,才能为发展赢得空间、为稳定夯实根基。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改革成效绝不是一次会议、一个文件就能实现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會立竿见影。很多改革措施特别是深化素质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加以熏陶。只要方向正确,励精图治、久久为功,效果自会逐步显现。

四是改革创新与巩固持久的关系。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以来,在一些重点领域和考试招生制度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改革,力度大,效果明显。“十三五”期间,必须保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拉抽屉,更不能开倒车,并且要进一步调动区县和学校的积极性,继续鼓励各区县进行差别化探索(如在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方面,各区县结合实际,分别采取了教育集团、联盟、学区制、九年一贯等多种形式),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抓好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五是均衡配置资源与尊重教育规律的关系。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就是构建良好的教育新生态,让大树、灌木和小草相依相伴,接受同样的阳光雨露,各得其所、健康成长。所以,一定要以清醒的头脑权衡利益调整,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要舍得放弃自身的部分利益、一时的利益以及习惯性的做法。引导资源过于集中的学校来扶持资源薄弱的学校,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教育工作回归到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轨道上来。

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是优化供给

在推进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部分群众有质疑和担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积极回应他们的疑惑,引导公众理性认识改革、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同时,通过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改革成效的满意度,就是实实在在的落实教育民生观。

在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思想,还是四中全会传达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精神,或是五中全会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都要求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教育领域开展以提高教育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在对前期改革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首都教育综合改革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五大发展理念深植首都教育体系,使首都教育在空间布局结构上与首都功能区建设、人口分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协调;在类型层次和规模数量上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和人民群众的选择相适应;在学科专业结构上与“高精尖”产业结构相匹配;在供给内容和方式上与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环境相适合,从而实现教育供给体系在结构和质量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高位适切。

一是坚持供给结构和质量双提升。当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回过头再看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都是结构问题。接下来,要通过优化教育供给结构,去除无效或多余供给,培育和增加优质供给,保证教育创新要素的生长、栖息和流动。在优化结构的同时,继续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进一步做好教育存量的转型或调整,做活做优教育增量。抓教育质量就要“读懂孩子”,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到中心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要着眼于培育学生终身从业、生活的核心素养;优质教育必须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二是坚持时间和空间供给调整双兼顾。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素改革,而是经纬交织的顶层设计,目的是提供更丰富多元、优质高端的教育供给。横向上,在空间布局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统筹优质校和普通校、统筹中心城区和郊区、统筹京津冀地区城市群,重新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挖掘潜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特有优势资源,以实现教育供给潜能的最大化,促进教育发展更加公平、均衡。例如,以“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纵向上,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在学段考核上更加灵活和有弹性,在培养方式上更加多元和丰富,给个性更多一些成长空间、给创新更多一些宽松氛围、给孩子更多一些现实选择。例如,以“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

三是坚持供给与需求之间双转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其重心在供给端,包括供给的数量是否充分,供给的结构是否合理,供给的效率是否高效,是否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动力在于需求,包括需求是否被满足,需求满足的程度如何,是勉强实现了,还是达到了“人民满意”。供给应当是满足需求的供给。实际上,学校的成功不应体现在掐尖基础上的高升学率上,而应体现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加工能力”上。这对学校和教师给学生的教育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是否真正以“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否让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天赋秉性、不同潜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否满足充分赋予他们个性化、自主成长的权利和尊严?“优质学校”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所以,应当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增值性评价。

四是实施优质资源和优质机会的精准双供给。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撒胡椒面”,而是要“定点投放”,实现更精细化的教育资源管理和更精准的教育供给。在细化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供给主体职责和扩大供给主体范围。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政府从法律法规、资源配置、组织实施上,强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保证宏观层面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程序公平,努力实现微观层面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同时,发挥市场与社会力量的作用,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主体作用,以形成不断提升有质量教育公平的多重合力和有效机制。在供给内容方面,不仅要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还要通过改革招生入学办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选择机会。当然教育供给一定要有教育质量监测的科学依据,是基于数据、基于事实的精准供给。

首都教育综合改革依然在路上,对于新常态下如何以教育民生观引领改革纵深发展、为首都人民提供更优质多样的教育供给的探索也还在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供给体制、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说到底就是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改革。优化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教育改革才能够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新变化,才能够让人民群众具有较高满意度和获得感。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教育供给体系的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是满足人民对教育的热切期盼,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供给改革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