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慧 何 洪 邓少芝
(中山大学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275)
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中山大学本科教育的探索*1
陈慧何洪邓少芝
(中山大学教务处,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文章结合现代大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多角度分析课程体系管理的理论基础;围绕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和特点,以培养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思维敏锐且创新潜力强,素质与能力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导向,研究课程体系优化路径与方法;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质量管理手段,探讨优质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关键词本科教育;拔尖人才;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元素,课程建设作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与专业建设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保障力度。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加强课程建设,探索课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际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趋势与国内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我们认为,要以高品质的课程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首先需把握好大学所处办学环境的变化要求,基于前沿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观实现课程设置的顶层设计;同时运用全面质量保障的方法,以精品课程培育带动整体课程水平的提升,建立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需要,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前沿性和国际化等特征的现代课程体系。本文主要结合中山大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契合国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等宏观战略,培养能在相关的学科和行业领域发挥领军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研究型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能否运用科学的课程教学理论与有效的配套机制建成先进的课程体系,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因素。
与世界诸多知名大学相比,国内相关高校的本科课程建设存在有以下问题:第一,在课程理论上偏重微观课程研究,缺乏从宏观的课程设置及课程论范畴进行深入研究。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倾向于以学科为中心,博雅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及产、学、研协同育人环节较为薄弱;课程中跨学科领域模块较少,国际主题及跨文化的内容需增加,课程广度与深度欠平衡;教学方法较单一,侧重基础知识与理论教学,创新意识与实践、参与国际竞争等能力的培养需增强。第三,在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上,缺乏对总体目标和实施的科学与高效管理,师生的参与度不高,课程修读制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不足、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等,不利于发挥课程教学的总体效益等。为此,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亟须全面优化。
二、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实践情况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观点与思路
1.拓展理论基础——后现代课程观的植入
我们认为,面向拔尖创新人才的优质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要求,引入后现代的哲学、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不但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等高等教育内部要素与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关联作用,使课程体系体现多元文化有机整合,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开放性,而且应建立高效的教学动力系统,营造学术探索氛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重组和建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1]。
具体在实践中需注意三个环节:第一,以培养全面发展并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为指向,根据整体知识观改革课程群的组织结构,变封闭、以单学科为中心的“小课程”体系为开放与多学科交叉整合为特征的“大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构建起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复合多维的知识体系。第二,融入人文社会、科技经济等多种元素丰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以多重视角进行分析、思辨和探索创新的潜能。第三,运用系统开放视角变承载知识的“静态”课程观为不断发展的“动态”课程观,体现基本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等相联合的培养体,实现“做中学”与“研究性学习”无缝连接[2]。
2.建构多阶模型——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首先,基于上述观点,我们首先立足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对课程系统纵向逻辑架构进行调整。主要思路是结合宽口径的大类培养改革,以构建四个阶次有机衔接、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来满足拔尖人才高尚人文情怀与领袖气质的养成、理论基础夯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需求(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阶次课程群以“大文”“大理”及文理交融的通识课程为核心,按“基础平台课+课程群选课”的课程组合序变方式渗透人文与科学的双重教育;第二阶课程群为跨二级学科的基础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及一、二级学科间的关系;第三阶课程群为二级学科内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基础领域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相关一级学科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开设了解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和动向的“窗口”,催生专业思想的“生长点”;第四阶课程群实施专业高阶课程教学,通过面向学术研究、行业应用等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专业特色课程模块,进一步推动专业思想成长。上述课程体系的结构强调不同类型课程的科学分布与链接,借助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知识宽度与广度合理建构、全面素质提升和心智训练、创新潜能开发相统一。
图1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多阶路线图(以四年制专业为例)
其次,我们从横向的课程类型设置入手,拓展课程体系整体功能。例如,综合采用演绎与归纳法设计课程,将系统和循序渐进地展现知识的课程构建模式与以问题、案例等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建立较系统的知识脉络,又能在问题探索和研究中训练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以促进创造性培养。由此,具体的思路是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打造出更多基于项目训练(案例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力度大的综合性课程、源于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及能体现研究型教学方式的实践教学课程等,尤其突出以研究性教学理念为核心的精品课建设,吸收“以学生为中心”和“交互式作用”的课程论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在科研探索中的学习”、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3]。
(二)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措施与路径
1.教学内容的优化路径
中山大学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借助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和组织,以培养胸怀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具有人文情怀、开拓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在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基础上,注重以相关学科领域及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核心知识体系和经验结构,建立结构更均衡、功能更优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发挥“通识教育”的功能。针对现代科技呈现的分化与综合共存的特征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流发展的趋势[4],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本科教育主要课程和基础训练的范畴,培养有宽厚知识基础与良好整体素质、掌握多学科思维方法的精英人才。
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在一年级新生课程版块加入相关导论课程与方法类课程,加强对本科生思维方法、跨学科整合知识与思考能力的训练和研究兴趣的启迪,引导学生确立研究志向,增强自主学习、研究规划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知识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修读掌握沟通表达与交流技巧,同时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培养公民意识和与社会责任感,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
第二,实践与课程教学深度结合——构筑立体的研究性学习空间。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互动、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优势和研究性教学对本科教学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效应[5],综合设置显性与隐性课程,实现“课堂教学—实验室研究—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显性课程建设中,激励教师以科研的新成果反哺课堂教学。一是引导教师将学科前沿及科技发展新知识纳入专业课程,鼓励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开发特色课程,如数字家庭技术综合实践、新药研究开发原理与法规概论、水产养殖学、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海洋污染与毒理等。二是增设基于研究的课程,以小组研讨、开放式活动等丰富的形式倡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并加强名师风范对学生的熏陶。如鼓励院(系)引入“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设置系列专题研究(Seminar)训练课程、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课,促进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隐性课程建设中,重点是构建立体化的本科生科研创新体系,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沙龙,借助制度化、常态化的“校本”学生科研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建立由教授、本科生、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团队,通过合作学习与协作教学进行理论课题与成果转化研究、实际问题解决等,鼓励本科生尽早参与真实的科研活动。
第三,国际化教学元素的持续引入——多方位开拓国际视野。首先,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和项目制的形式探索建设国际化特色课程,在人文、社科、理工、医学等专业引进其他高校、企业行业与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聘请相关领域的海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与课程教学和督学,在工程类等专业增建了一批由外籍专家教师和企业专家开设的引进课程,增强学生对业界最新技术的了解。其次,促进民族文化类课程与国际主题类课程的平衡,并根据相关专业实际在课程内容表达方式上逐步提高双语与全英课程比例及质量,为本科生扩大学术视野、参与跨国、跨地区的多元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2.教学方法的组合改革
在课程实施环节,教学方法改革是关键。我们将精品课程为代表的优质课程群作为重点,推进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依据各教学阶段课程模块的内容与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实施方案,促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最大化的育人效果。
在通识教育阶段试点“抛锚式”教学法。尝试由不同学科教师围绕相同的若干课题策划开设系列课程,帮助学生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视角探索在相同情境下对知识元素的整合。例如设置中国古代哲学(先秦)、中国古代历史(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经济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等课程群。
在学科基础课版块探索基于“过程思维”的教学模式。以生物技术、物理、化学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为例,鼓励小班化的研讨教学,借助“基于问题”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性教学理念,转变由抽象理论再到具体实践的传统教学思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适当延后呈现结论的时间,引导学生先行认识实际问题,再通过研讨和分析,实现由感性到理性、实践到理论的跨越,在了解知识发生与发展背景的同时,激发探求知识的热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性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见图2)。
图2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环节
在专业知识教学版块中,注重跨学科协同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学科专业间的课程壁垒,促进课程重组与整合,研制学科交叉型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水平。例如,对于人文类的学科专业,打造具有内在学术核心点的人文学科专业交叉课程群,借助文史哲共享的专业基础平台,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素质、基础研究方法(或工具)训练的基础上拓宽学术研究的视域;对于理科专业,向实验班学生提供课程群选课机会,允许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组合中,根据专业意向选修一定数量的学科交叉课程;在工程技术类的学科专业,支持开设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环境生物学、环境系统工程、海洋环境科学等整合性课程。
(三)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1.形成课程建设的长效动力机制
找准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结合点,将课程设置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示范性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研究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6]。依托课程群的建设固化优秀研讨专题、精品教材与教学资源成果,将学科专业建设优势转化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和保障[7];以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借鉴世界先进大学课程设置的新成果,促进课程体系的科学规划与梯度建设;同时探索激励教师开发通识教育课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不同类课程的激励机制[8],注重对多种学习体验与序列选择的考量,建立兼顾整体的教育质量标准与学生个体对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广度与深度有机结合的要求,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的高水平课程平台。
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结合研究型大学学科资源集成的特点推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通过互联网上教学资源的深化和扩展,尤其是实现多学科、多专业的优秀教学成果与优质资源交流共享,为本科生主动涉猎非主修专业领域的知识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优越条件[9]。同时也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推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系统梳理、巩固强化和拓展加深知识学习基础上培养探究和创新的意识[10]。
2.建立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多元参与机制
一方面,在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中建立起高水平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决策的机制,即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设立多学科专家的答辩制度,由不同学科的高层次教师共同参与答辩,参加跨学科的课程设置论证,为不同学科教师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提高教师群体对课程建设关注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定期座谈、交流,听取学生的建设性意见,吸纳本科生群体参与课程改革与建设[11]。
3.采取课程实施过程的多层面管理
微观层面,优化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模式,利用同行评估、校友访谈及结合毕业生离校调研等,建立起有效的课程建设过程监控体系,在课程建设状况调查、跟踪听课、学生评价等活动中获取对课程教学组织、课程内容结构与清晰度、教学语言与授课技巧、师生互动、作业与成绩评定的量化评价数据和质性评价信息,建立动态追踪教师教学质量状况的档案袋;同时,确保持续投入,扶持优质课程培育项目,促进已有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12]。
中观层面,建立课程体系的定期审议制度,着重引导院(系)对课程设置进行定期审核,促进课程体系动态更新,根据发达国家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基础性、灵活性、多样性等趋势做好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13]。
三、成效及展望
(一)主要进展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中山大学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多层次、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在整体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提升了质量内涵水平,取得阶段性经验和进展。
博学教育教学机制方面,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教学与科研优势,探索建设多元素构成的通识课程体系:一是支持建设面向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开发“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四类、近三百门通识核心课程,夯实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拓宽人才培养口径,优化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与阶段性成效;二是以人文学科交叉专业课程群建设为试点,研究设置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更能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通识课,发挥整体学科群的育人功能,解决专业间划分过细和知识割裂等问题。
专业课建设领域,其重心是促进教学内涵提升的进程:拓宽国际化教学平台,在学校的层面建设覆盖多学科专业的双语课程和构建面向境外学生的选修课程体系;引进行业优秀专业课程资源,增进专业教学与国内外高校和相关行业、产业的联系。
根据2011—2014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着重推动课程的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17个、省级建设项目58个;教育部和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共20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7个、双语课程建设项目24个及优秀专业引进课程建设项目47个、慕课课程建设项目10个,培育建设了校级课程教学团队22个。
(二)下阶段的工作思考
面对知识激增和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度优化,锤炼一流的课程体系仍是研究型大学的努力方向,例如:(1)在课程的纵向结构上,进一步围绕培养目标系统梳理课程的逻辑结构,借助“课程地图”优化课程脉络,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横向层面促进科学与人文、学科与文化相渗透,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建设复合型骨干教学团队与整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技能、跨学科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14]。(2)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建设对学生核心能力与基本素质的养成有关键作用的核心课程版块,完善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引入课程建设绩效评价[15]。(3)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加快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应用,增进跨校、国(境)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魏小林.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7):93-94.
[2]余小茅.论我国的课程愿景[J].教育发展研究,2006(23):17-20.
[3]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107(1):103-107.
[4]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中国台湾经验与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32-133.
[5]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5.
[6]胡效亚,贡福海.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91(3):48-50.
[7]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8]MINNIS M,JOHN-S V.The challenge of integration i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5,102:45-61.
[9]特约记者.创新课程机制: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华东政法学院课程建设纪实[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A):43-46.
[10]赵丽,张舒予.“后现代课程观”的反思与辩解[J].高等理科教育,2015,121(3):24-25.
[11]张家勇.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86-389.
[12]王秀华.高校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2(2):92-95.
[13]母小勇.后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43-48.
[14]阳仁宇,廖正颉,杨永忠.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3,48(2):29-33.
[15]洪茹燕,周春儿.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课程建设绩效评估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72(2):143-145.
(责任编辑李世萍)
*收稿日期2015-06-08
资助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优化研究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机制的策略探究”(项目编号:BKYB2011006).
作者简介陈慧(1975-)女,广东陆丰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and Practice on Curricula Construction of th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EN Hui,HE Hong,DENG Shao-zhi
(Teaching Affairs Offic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 the light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ontemporary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this paper aims at applying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stage model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urricula management.It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a curriculum system to cultivate top-notch talents with broad global vision,multi-disciplinary background,sharp thoughts,strong creative potential and well-rounded development.It further investigate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university curricula by integrating sciences and humanities,bridg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blending international elements and introducing deliberative teaching,and explores th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to secure high quality curricula b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and programs.
Keywords:undergraduate education;top-notch talents;disciplin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