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对比研究

2016-07-14 02:39郭瑞峰谢莉花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教学计划职业教育

郭瑞峰,谢莉花



中德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对比研究

郭瑞峰1,谢莉花2

(1.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上海 200237;2.同济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在解读生物技术领域德国双元制职业院校“框架教学计划”及教育企业“职业教育条例”的基础上,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中高职贯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实施计划和实习大纲为例进行中德教学计划的比较分析。德方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主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考试环节等方面可以为我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若干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生物技术;德国双元制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模式,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和灵活的教学模式为德国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双元制进行过一般意义上的探讨,但对某些专业领域,如生物技术专业领域,则鲜有文献进行过领域特殊性的分析,尤其是针对生物技术的双元制课程:职业院校的“框架教学计划(Rahmenlehrplan)”及教育企业的“职业教育条例(Ausbildungsverordnung)”的剖析还尚未见报道。将其与国内相应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其在生物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可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教学改革提供多维的视角和思路。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物技术专业概述

德国的“双元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的职业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正规职业教育模式,其所涉及的专业为《联邦职业教育法》所认可的教育职业(Ausbildungsberuf)。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职业教育合同, 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院校以“学生”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业教育。联邦立法管辖教育企业,州立法管辖职业院校,共同为双元制的实施保驾护航。

生物技术领域按照双元制模式进行培养的教育职业称为“生物实验员”(Biologielaborant),学制为3.5 年。受教育者主要来源于主体中学(Hauptschule)和实科中学(Realschule),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分别在经过资质认定的生物技术教育企业(Ausbildungsbetrieb)和职业院校(Berufsschule)里交替进行, 时间配比大致为7:3。工作领域主要涉及准备和实施有关动、植物、微生物和细胞的实验以及观察、监测并记录实验的进程及结果。就业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应用医学及公共卫生部门,医药、化妆品、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医院。

德国2009年6月25日实施的“化学、生物、油漆实验员职业教育条例”[1]对“生物实验员”的职业教育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总则、分则(其中包含教育框架计划、职业教育的实施、毕业考试、毕业考试第一部分、毕业考试第二部分、比重及通过以及附加口试等相关条款)、尾则及附件(即详细的教育框架计划)四个部分。教育框架计划(Ausbildungsrahmenplan)又可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职业资格部分,除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外,对劳资关系、企业组织情况、环境保护、沟通交流、团队协作、专业英语等知识和技能也做出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实施各项教育的学年阶段和相应参考学时。因此,教育框架计划相当于全联邦教育企业统一使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教学计划。

二、我国职业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现状——以中高职贯通专业为例

中高职贯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上海市教改纲要中也将其定位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培养模式。通过科学衔接中高职的全部课程,使学习时间缩短一年,而学习效率大于以往的“3+3”中高职学习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训课程,以“做学一体”的理念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尤其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培养为企业真正所需的且能够自我不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贯通“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面向生物医药企业,培养具有相关职业领域文化理解力与沟通能力,掌握行业通用技术与工作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生物制品生产、生物制品研发与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控制、文件管理等工作,并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务处与生物医药系于2013年作为牵头单位成立了由行业技术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所组成的“职业教育国际水平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项目组”,严格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的要求,运用“专家全程参与、过程审核论证”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此项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

该专业教学标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能力标准,包含工作领域、学习模块、工作任务;第二部分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包括入学要求、学习年限、职业生涯路径、人才规格、核心课程、教学安排和实施建议共八项内容;第三部分为专业设置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实训、实验条件;第四部分为对接的美国《生物制药技能标准》和《生物技术/生物医学技能标准》节选;第五部分为开发团队,包括行业技术专家团队和学校教师团队。

该标准吸收了大量来自上海本地企业的行业专家参与细节的制定及论证,具有鲜明的上海地区的代表性。而现行的中高职贯通标准正是在其基础上修订而成。

三、中德生物技术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比较

上海市专业教学标准在制定流程和内容上力争达到国际水平,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具有独特的领先地位。因此,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借鉴有益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主体

德国相关领域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统筹,组织雇主代表、雇员代表、雇主协调员、行会代表,州文教部长会议代表来协同制定,前后过程历时两年左右时间。该标准紧贴行业发展水平,适应面广,在各州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我国(下主要以上海市为例)则根据专业发展的理念,组织外资、中外合资及国内大型生物医药企业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在调研、讨论、统计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就业岗位、发展岗位和迁移岗位的毕业生生涯发展路径,然后分析工作岗位的工作领域、具体工作任务及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开发过程涉及面广,具有地区代表性。我国地域分布广阔,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显著,因此,制定具有本地区发展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会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有利于当地职业人才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专业名称的命名

在生物技术领域,德国双元制体系中的专业名称为:“生物实验员”,专业设置以教育职业分类为导向,职业培养目标明确;我国依照传统学科的分类来进行命名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职业导向性方面较为宽泛,职场适应面也相对较广。该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上海市各生物技术企业的生产部、研发部、市场部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从事细胞、病理、实验动物等实验辅助工作,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到各级医院的检验科、病理科工作。通过职场锻炼,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用人单位相关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德国职业教育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培养能够将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相结合的职业人,以便在欧洲共同发展的视角下塑造职业领域的机动灵活性。同时,培养受教育者接受职业继续教育的意识,促进其在个人生活以及公共生活中形成富有责任感的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分为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专业能力是指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目的、恰当并策略性地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以及评价结果的能力。个人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解释及评价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会、发展要求以及限制条件的能力,并涉及个人天赋的发挥和生活图景的规划。包含独立性、批判能力、自信、诚信、责任和义务意识等个性品质。此外,成熟价值观的发展和对价值的自我确定也属于该能力。社会能力指的是建立社会关系,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关注与对立,与人合理沟通、相互理解的能力,并体现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发展也属于该能力。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则是在这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中产生。

我国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总前提下,强调培养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胜任生物制品生产、生物医药研发与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具有知识型发展型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较为注重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对通用能力的划分、目标的认定方面略显简单。

(四)职业院校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

德国职业院校在双元制的模式中起到企业教育的辅助作用。在生物技术领域,其教学计划由13个学习领域部分所组成(如表1所示),而学习领域则来自企业“职业教育条例”中行动领域内容的提炼。

表1 “生物实验员”教育职业学习领域一览表[1]

双元制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的时间为每周1-2天,主要解决企业教育部分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企业教育大纲紧密衔接,充分体现了国家在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及执行力度上的优势。信息的获取、质量保障、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是所有学习领域中普遍要求的目标。数学等基础知识则与学习领域相应内容整合进行传授。各个学习领域的内容与企业大纲中相应时段的教育内容同步吻合,第二及第三学年的微生物及细胞培养,生化及分子生物操作的内容在三个学年中均会涉及,这种螺旋上升式的课程设置符合认识的规律,体现了设计上的科学性。

我国在专业教学方面,中高职贯通的长学制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时间保障。职业基础与核心课程的设计遵循中、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对接职业技能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各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围绕组成核心课程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构建,岗位见习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授课同步实施,使学生早接触、多接触实际工作岗位,在连续性实践和知识应用过程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岗位思维和评判能力,并将专业基础和职业核心能力知识逐步内化为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的一部分,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基础。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除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外还专门设置了专业人文课程模块、职业素养选修课程等来关注学生的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同时结合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岗位见习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并在专业课程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从入学、日常生活、技能实训、见习、实习和就业推荐等各环节对学生实施跟进式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构成人文素养培养的立体化模式,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的生物技术人才。

(五)企业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

德国企业的“职业教育条例”中规定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依据该国《职业教育法》[2]第一条第三款之规定,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合格的职业能力,特别包括了独立计划、实施及评价等要求。教育提供者根据教育框架、教学计划为受教育者制定方案,并进行考试认证,在法律保障以及职业院校的密切配合下全面地贯彻实施。

德国企业教学计划中体现了对劳资法律、企业设置及组织机构、企业责任的履行措施、劳动安全和健康防护、环境保护、能源使用、仪器和工具的维修和保养、客户导向的质量保障措施、实验室的经济节约、工作计划、团队合作、信息收集及记录、信息交流系统等方面的重视,且均以教学计划的形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在整个职业教育期间进行传授。我国的顶岗实习方案根据实习协议由校方制定总的指导性框架,并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会按其内部的标准进行,并签署保密协议,学生进行岗位轮转。

在专业外语方面,德国企业教学计划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如,使用外语表达专业概念,评价和使用外文信息源,理解英文的劳动规定、技术资料、文献、手册,操作使用说明,并能够用外语提供咨询信息等。该方面在我国实习大纲中并未提及,甚至在学校部分的教学大纲中也体现不足,较难满足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专业英语的使用要求。

考试是德国职业教育条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与否意味着能否取得职业资格。考试由不同时间段的两部分组成。应考者应能证明自身已掌握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并具有必需的职业知识和能力,熟悉职业院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结业考试的第一部分在第二学年结束前进行,范围包括前85周企业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职业院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该部分考试涉及生物系统检测和生物学基础。生物系统检测部分包括:相关的生物、化学—物理方法以及工作材料、工作程序的独立设计、工作结果的控制和记录、职业相关的计算、工作组织与技术的关联以及工作安全、健康、环保以及质控等方面的措施。生物学基础部分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自然科学和技术状况以及相互关联方面的专业问题、评价并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生物及化学—物理方法的描述,工作材料在操作过程中的应用,职业相关的计算以及工作中安全、健康、环保、质控等措施。应考者须书面作答,考试时间为135分钟。

结业考试第二部分涉及过程导向性工作、生物技术、经济和社会知识。过程导向性工作考试范围包括:独立计划并实施复杂的过程导向性工作流程,选择和评价生产工具,关联工作组织和技术状况,进行职业相关的计算、控制、记录及评价工作结果,表述相关的专业背景和制定操作流程,以及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保、质控等措施。考试时间总计 780分钟。工作任务I占30%的比重,工作任务II和III共占 70%。生物技术的考试范围包括:能够就工作组织、自然科学和技术状况以及相互关联方面对专业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合适的解决途径,进行职业相关的计算以及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保、质控等措施。考试形式为书面作答,时间 195分钟。经济—社会知识的考试范围包括:描述和评价职业领域的经济和社会关系。须书面作答,时间为60分钟。

同时,在权重分配及考试通过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生物系统检测占17.5%,生物基础知识占17.5%,过程导向性任务占27.5% ,生物技术占27.5%,经济和社会知识占10%。考试通过对成绩的要求为:考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总成绩至少为“及格”,考试第二部分的成绩为“及格”,过程导向性任务以及生物技术部分均为“及格”,且考试第二部分没有“差”的评分。如考试第二部分内容的成绩未达到及格,则考试成绩按自身的要求和比重以书面形式进行提交,并附加15分钟的口试。以前的成绩与附加口试的成绩的比重为2:1。

我国相关专业实习大纲由学校制定,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时间安排三个方面。实习目的主要强调三基训练以及生产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实习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为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操作内容,包括溶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无菌操作,细胞培养及检测,细菌或病毒的培养、接种、保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检测,生物制品保存、包装及检定,初步的生产安排及实验设计等;专业技能则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执行,如,疫苗生产、血液制剂生产、诊断试剂生产、基因工程产品生产、实验室技术、医院检验科或病理科检验技术等。具体实施时,技术细节方面往往由于保密协议的签署,外界不得而知。学校的实习大纲仅对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考核作概括性描述,时间方面规定为40教学周。毕业考试为系里安排的一次综合笔试,不涉及实习企业的参与。

四、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中德两国生物技术教学计划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国在生物技术职业教育中存在各自的特点,德国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在制定过程及内容统筹上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在顶层设计方面,教育部门可在一定程度上作出统一、规范的设计

成立于1970年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拥有六百余名工作人员,在大纲的制定方面负责联络各方人员进行申请、论证、规章制定、颁布实施等诸多环节,对每种职业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统一、科学合理的框架计划。我国国土面积三十余倍于德国,相关的具体工作一般以招标形式下放到各个基层的职业院校,再由学校教务部门及专业系部组织相关人员来完成。虽有配套经费的支持,但基层的教师在进行这项代表国家的工作时往往由于客观条件及能力所限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短时间内制定出的教学计划在后续的实施阶段也会经常修正,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在德国完成同样的工作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安排上的严谨,使得制定出来的大纲可以十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适用。当然,考虑到我国面积广阔,地区间行业差异明显,所以制定适应当地的教学标准确有其现实的意义。

(二)在培养计划方面,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直接借鉴的意义。第一,我国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集中的双元制”,集中在前后两个阶段(学校阶段、生产实习阶段)分开进行;德国双元制则是一种“分散的双元制”,以星期为周期进行“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高频循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学生在校阶段实践环节相对不足,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的关联性仍有待加强,课程之间一定程度上欠缺螺旋上升的环节。所以在“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认知循环”的设计等方面不妨直接吸收德国教学计划的优势之处,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第二,实训课师生比例对实践效果影响较大。对于一个40人的班级,我们一般的做法是一名教师配一个实验员,在一间实验室内进行。德国的情况是对于一个即使只有26名学生的班级,进行实践教学时仍分为两组,在分开两个教室内进行不同的内容,下次上课时再对调。如果模仿德国的做法采取分组进行不失为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而且教学任务也可由多名教师联合设计、合作进行。因为企业岗位上所进行的即是师徒间1对1或1对2教学,师生例比越高,实践教学效果越好。第三,大力加强实训中心建设,促进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多次实践机会的创造以及多次实践过程中错误的积累,而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经验。第四,部分陈旧的实训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领域项目脱节较为严重,应当及时进行更新,以便使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能够接触并反复实践现阶段劳动领域中所使用的专业操作技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开展自主式学习,切不可“一灌到底”。第五,教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同步进行相应工作量折算方式的配套调整,制定合理的薪资制度,师资不足则应适当引进。第六,与实习企业联合制定考核标准,并不断充实完善,取代单一的传统考试模式。

(三)在实训中心建设方面,积极借鉴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模式

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是行会管理下设立的职业教育场所,小企业通过购买课程,将自己企业中的双元制学生送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培训,来弥补小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不足,最终联合培养出技术较为全面的合格毕业生。对于我国的职业院校来说,则应大大加强自身实训中心的建设,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使其充当一个“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角色,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上海本地生物技术企业的做法与此不谋而合,采取该模式来提供培训服务。总之,在具体实践环节,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来训练学生,才能培养出贴近生产实际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当然,这对职业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通过在企业的产学研锻炼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

(四)在教学实施层面,注重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例如,在数学知识的传授方面,德国大纲中有特色地体现了“将数学知识与学习领域相应内容进行整合传授”的原则。即,用实践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来引领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模式。其他基础文化课的教学也应如此,尤其是英语的教学更应当及早与专业内容进行结合,即进入到专业英语的学习阶段。教师应充分衡量学生对实用性外语的感知能力,而无需等到公共英语学程大半后再去学习专业英语。

因此,应积极借鉴德国国家层面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以及跨企业培训中心模式,采取理实一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配合以课题组形式的“小班式”实践教学,保障以充足的实训经费来建立起强大的实训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共同参与的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RAHMENLEHRPLAN. für den Ausbildungsberuf Biologielaborant/Biologielaborantin (Beschluss der Kultusminister konferenz vom 13.01.2000)[EB/OL][2015-04-30].http://www.kmk.org/bildung-schule/berufliche-bildung/ rahmenlehrplaene-zu-ausbildungsberufen-nach-bbighwo/rahmenlehrplaene.html.

[2] Berufsbildungsgesetz(BBiG)2005[EB/OL][2015-04-30].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bbig_2005/BJNR09311 0005.html.

[3] Verordnung über die Berufsausbildung im Laborbereich Chemie, Biologie und Lack 2009[EB/OL][2015-04-30]. http://berufenet.arbeitsagentur.de/berufe/resultList.do?resultListItemsValues=6322_6318&duration=&suchweg=begriff&se archString=%27+biologielaborant*+%27&doNext=forwardToResultShort.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ing Plan in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GUO Rui-feng1, XIE Li-hua2
(School of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0237, China;Schoo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were made after interpretating Germany's “Teaching Plan for the training occupation Biotechnologists” and “Regulation of occupational training in the lab field Chemistry,Biotechnology and Paint”, and between the “Teaching Plan” “Plan for intern” of biotechnology integration model of middle and higher stage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The Germany's dual-system experience in plan of teaching, train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and examination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and ideas for biotechnolog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plan; biotechnology; dual-system of Germany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64X(2016)02-0048-07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郭瑞峰(1977-),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基因工程。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教学计划职业教育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