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2016-07-08 12:39邢燕荟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修改习作教学培养

邢燕荟

摘 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需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生好的作文也离不开反复修改,人们常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是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关键词:习作教学;修改;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41-01一、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内在原因。只有当动机被激发,人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行动。叶老说:“修改非言语之事,实为思想认识之事。”学生作文如果出现句子不通、不合逻辑,那是当时思想混乱造成的。修改的过程实质是使思维合乎条理、逻辑的过程,也是训练和提高思想认识能力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修改动机。对此,我们可以安排如下的训练和教育。

1.鼓励学生大胆修改。让他们在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体会到修改作文并非神秘之事。只有自己认真细致、大胆修改,才能改出好的文章。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同样要在大胆实践中锻炼获得。让学生明白写与改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是应该掌握的语文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识“改”的意义,才能产生修改动机。因此,修改作文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不断进步。

2.讲述古今文学大家精心修改文章的故事。如给学生讲茅盾大刀阔斧删改《子夜》的故事;讲鲁迅先生在临逝世的前两天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上留下了五十多处修改痕迹的故事;讲杨朔的《雪浪花》仅三千字左右却改动了二百多处的故事;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改“吹”“染”为“绿”,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文学大家对文章尚做如此精心的修改,足见修改的重要性。

3.在修改作文中,教师要做细致的工作,在上、中、下不同程度的学生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文,通过教师、学生的讨论,找出改得确切之处,对改得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同时也要指出改得不妥之处,对改得不准确或错误的学生应采取真诚的态度,耐心指导加以纠正,切忌粗暴批评,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二、教授修改作文的方法

高效的训练,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必须在充分激发学生修改动机的基础上,教授学生修改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修改。

1.要点评改法。教师粗略地看一篇学生的草稿,不涉及字、词、句,主要看内容、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这几个方面,找出实例做示范,统一讲评,实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好、中、差水平的作文,然后由学生自改,经过几次反复训练,学生写作文时或改作文时便能自觉地注意上述五个要点。

2.分组修改法。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由作文水平好、中、差的学生互相组合,以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同时也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优化修改方法。

3.朗读修改法。叶老还告诉我们:“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所以,我们可以借朗读推敲和润色语言,我们可边朗读边思考:上下句连贯吗?有病句吗?有词不达意之处吗?朗朗上口吗?有错别字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吗?发现问题,根据语言运用要以准确、鲜明、生动等原则加以修改。值得一提的是,修改文章必须立足全篇,明察局部,切记忽略文章的主题和整篇文章的基调而去做孤立的语言修改。

三、培养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1.教师要抓住学生作文草稿完成这个良机,让学生谈自己的作文,在谈的过程中,学生依靠语感,通过推敲思考能发现问题,小则如漏字、词,用错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大则如中心不突出,段落层次不清楚,条理紊乱,文不符题等现象都可以发现,读的遍数越多、思考越深,发现问题越详尽,修改作文越彻底。

2.教师审阅学生草稿后,还要让学生遵照“改——读——改”的步骤自行修改,把改后的草稿念给同学听,要一句一句慢慢地念,边读边做:拗口、意思不明确的词句要换;,叙述内容不具体要添;,紊乱的层次或句子要调整。

四、养成习作后必改的习惯

众所周知,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反复的实践。修改是我们完成初稿后思维和语言训练的继续,需要我们靠细心和耐心锤炼文路,规范语言。它是比完成初稿写作更为艰巨的脑力劳动。活泼好动的学生是难以坚持修改的,如果我们不注意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那么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怎么才能调动和保护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直接动机为主的。因为直接动机能使他们直接看到学习的结果,获得直接的满足。因此,要调动和保护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必须注意教学方法,要努力让学生看到学习的结果,获得满足。

参考文献:

[1] 徐博洋. 浅析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J].作文成功之路,2014,(9).

[2] 戴雪琴.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教师,2014,(25).

猜你喜欢
修改习作教学培养
浅析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现状及困境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