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做中学』理念引导初中生学会独立做事

2016-07-08 12:16黄荣怀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中学素养

黄荣怀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是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时期,是学生理解世界、形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难度逐步加大。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知,需要勤动手、多动脑,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

“做中学”理念顺应了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顺应了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方式,体验科学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形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实践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当前的初中教育信息化较少考虑初中生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没有支撑初中“做中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改革方向不明,是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明确初中阶段以“做中学”作为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是基于对初中生发展阶段和认知规律的分析得来的。有数据表明,评价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主要有思维认知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初中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有基本的信息加工能力;在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参与较为复杂的信息化学习活动,但信息环境下的自控能力较弱,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很必要;在阅读素养方面,处于“阅读新知期”的第二阶段,阅读能力不断增长;在数学素养方面,能体会模型的思想与运用演绎推理证明教学结论,能独立思考并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在科学素养方面,能学习并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具备应用科学知识,描述、解释和探究周围世界的能力,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信息化促进初中“做中学”的途径

教育信息化促进初中“做中学”的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倡导探究协作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空间上,设计具有多样化交互功能的物理学习空间,可建设具有学科特色和可变化的教室;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与网络学习空间方面,注重建设高互动、高体验的多媒体学习系统,强调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构建有效的家校互动渠道;在资源建设上,可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教材、在线学习资源;在课程开发上,除基础课程外,按类别增开课程,如创意艺术类、科学类、综合人文学科类、天文类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还可利用翻转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

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业评价。显然,仅靠考试成绩的评价是不够的,还需将学生课堂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形成电子档案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提倡活动过程与成果作品相结合,利用基于学习分析的综合评测技术进行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从2007年Web2.0的兴起到各种新兴技术,如大数据技术、4D沉浸技术、语义搜索及学习分析的涌现,给教学的改变带来了多种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摒弃“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将学生视作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开展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当前学校教学改革中常常表现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体验式探究学习成为国内中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点。例如,北师大朝阳附中在以往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移动设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探究活动。教师为学生预设学习方案、创设学习情境、分配小组任务、提供学习资源与在线答疑。学生可通过移动设备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上海市洛川学校开展基于1:1数字化移动学习环境的创新教育,学生借助同伴电脑并和网络进行团队学习和交流,记录自己的学习档案(预习笔记、心得体会、作品成果等),通过同伴之间的分享、演示解释他们加工的内容,开展轻松、愉快的情境式、问题式、导练式等多种学习。新技术为师生创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数字化学习和生存环境。

猜你喜欢
初中生中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