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峰
【摘 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汲取“翻转课堂”精髓,创新思维,深入挖掘PPT动画功能,构建“半自动化翻转”模式即自主操作模拟实验课程动画、灵活探索、感知实验、理解规律。
【关键词】翻转课堂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64-02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 — 翻转了什么?
1、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推动从“教”转向“学”;
2、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推动从“碎片化学习”转向“整体性学习”;
3、翻转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程创生,推动从“教学工作者”转向“课程工作者”;
4、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推动从“教的管理”转向“学的管理”、从“学校管理”转向“家校共育”。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教学录像的视频中会出现教师和同学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这些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的一个优点,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教师的具体操作如下:
“ 五环微”操作:微视频—背景,微课堂—灵魂,微设计—撑点,微管理—根基,微评价—成效。
1、微视频:情境导入;讲解主线:基础点、重点、难点、疑点、提升点;教学总结。
要求:(1)教师不出像;(2)内容是核心;(3)形象直观(情境);(4)学生参与(疑);(5)确保达标;(6)用时短,10分钟以内。
2、微设计:二次备课:成果展示设计(学生谈收获);改进教学设计----问题探究与思维对话设计(质疑——梳疑——研疑——解疑);思维导图设计。
3、微课堂——论坛课:微展示(6分钟);微对话:交流碰撞(21分钟);微导图:思维导图(4分钟);微拓展:观看新视频(9分钟)。
4、微小组:学习小组:任务分工,互动合作,小组评价。
5、微管理:教师监控(建平台):建立两种自主化管理机制:一是个人自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并依据反馈评价情况,制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二是小组合作管理机制。每个小组4—5人为宜,加强小组管理。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实行捆绑评价。同时,家长与社会引入管理。
汲取“翻转课堂”精髓,创新思维,深入挖掘PPT动画功能,构建“半自动化翻转”模式即自主操作模拟实验课程动画、灵活探索、感知实验、理解规律。教师根据课型在制作微课时主要运用的多媒体理论和技术如下:
第一、 PPT动画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巧妙应用
大胆创新,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即打破做动画只能用FLASH软件制作的传统理念。 常用软件Office2003应用于模拟实验动画制作,巧妙的利用软件动画功能实现了复杂的实验演示。亮点在于实现了单张幻灯片动画交互性,优越性体现:语音提示交互功能 、文字提示交互功能、纠错提示交互功能。
①用“Office软件中PPT演示功能”设计制作有趣的“模拟动画演示实验”,来验证“物理规律”或展示“物理现象”;②用“Office软件中PPT演示功能” 巧妙突破 “PPT单页交互性功能”技术瓶颈,实现纠错效果;③用“Office软件中PPT演示功能”制作系统完整的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模拟动画演示实验一套(包括教材中所有设计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易错知识点实验),体现为“系统性”、“完整性”;④用“Office软件中PPT演示功能”实现实验操作步骤中关键点的文字提示、语音提示,使其实现“交互功能”。
研究思路是简单易学、务实高效、创新技巧,一线教师欢迎。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用PPT制作课件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必备技能。通过摸索,他梳理和借鉴马九克老师的PPT制作理念,着重强调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用PPT制图和制作动画时所用到的创新思维方式。比如,制图的思维包括:叠加遮盖思维(例如:制作一个盛放弄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层是水,重点显示不同液体的颜色不同,用到了几个不同填充色的圆柱体实现此种效果)、裁剪组合思维(例如:制作带勾的圆柱体金属铅块需要单独制作做钩,单独制作圆柱体,最后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带勾的圆柱体图形)、复制组合思维、透明渐变思维(例如:制作一个圆柱体,中间凸起部分的较亮,要实现这种效果用到渐变透明效果)、图形格式变化(例如:要实现气泡上升变大的效果,用到了图形格式的变化)、合并形状应用(例如:制作火箭燃料燃烧原理示意图,用到各种形状图形需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结构示意图)等。制作动画的创新思维包括:拆分组合思维(例如:制作火箭燃料和氧化剂燃烧过程中,液面逐渐下降的效果,用到了拆分组合效果)、对称显半思维(例如:电表指针转动需要两个相同的相同的线段组合在一起,一段显现另一段隐藏,实现线段末端转动效果)、分层叠放思维(例如:组装铁架台加热水实验,实现分步安装仪器效果)、非同步动作组合思维(例如:加热试管中的水,产生气泡,冲开塞子,气泡飘到空气中,破裂消失)、视觉暂留思维(例如:出现和消失效果用到0.1秒,实现连续变化效果)、自定义设置思维(例如:灯泡发光效果,用到重复闪烁设置)、触发器创新应用(例如:点击开关闸刀,实现闸刀自身转动闭合效果;点击一个按钮实现交互纠错功能)等。
第二、翻转课堂理念与实验教学的高度融合
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复习,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迁移到其他相关情景之中。而在翻转课堂这种模式中,学生按自己的步调、节奏观看教学课件学习课程内容,通过在线方式与同伴及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辅助学习。
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翻转课堂教师的主要使用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教学设计思想和先进的网络教学设备来创建教学课件和视频,并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交流支持,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学习提供机会。因此,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共同影响着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们在课堂外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能够协作学习。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教学视频、课件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在课堂上则帮助学生在“对话”和“协商”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它负面的影响,比如把“翻转课堂”处理不当,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微课”视频过长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它们更适合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总之,对于翻转课堂、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去追,又不能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