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的研究

2016-06-24 10:16:44汤春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协同创新实践路径

汤春华

(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

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的研究

汤春华

(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了协同创新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实践路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重点研究了在高职项目课程建设中如何应用校企协同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和创新能力。并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给出了在高职项目课程建设中应用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实例。

关键词: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实践路径;校企协同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2011年4月胡锦涛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全面推进协同创新,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的紧迫任务。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一、协同创新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协同创新”的内涵为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某种程度上,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封闭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要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整合,产生“1+1>2”的效用。

高校协同创新指的是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项目,在政府、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下,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解决行业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协同创新为高校跨越式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通过打破创新主体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多方共赢,达到最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的合作活动,以期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校企协同创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深入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整合知识,直接获取专业生产实际经验,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协同创新理论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理论并不多。本文所研究的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其内涵包括两个意思:一是通过校校、校企合作,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学校、企业的活力;二是项目课程的协同创新,破解将新技术转化为课程内容的新难题。强调了在高职项目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力量,将企业的新技术引入到课程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新的课程模式,这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以java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给出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项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式设计。

二、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设计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设计是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把静态的课程体系转变为动态的课程体系的过程。根据企业岗位技术的要求和职业素质的标准设计课程体系的目标、标准和内容。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到实处。下面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说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的整体设计过程:

(一)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课程作为构成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不仅要负载必需的专业知识,还要能覆盖一个工作领域。因而协同创新的java程序设计项目课程在设计时遵循java程序员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国家程序员标准要求,在企业专家和授课教师的共同参与下,确定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设计理念:首先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将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工作任务;其次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最后在教学方式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

设计思路: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与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项目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具体思路如下:

(1)以Java软件初级程序员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依据,与校外专家协同制定教学计划和选取教学内容,选取企业真实项目“课程在线考试系统”作为教学项目。

(2)以程序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国家程序员标准和行业标准,依托“课程在线考试系统”项目设计教学情境。

(3)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重构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

依据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学生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首先对Java编码工程师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确定该岗位的四大核心能力为Java语言编程基础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Java高级技术应用能力、Java 平台应用能力。结合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特点 ,从企业、研究机构、教师、学生多个方面获取教学资源,确定了教学内容知识模块,根据教学知识模块设计了10个教学单元。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应关系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组织成以真实的企业项目“课程在线考试系统”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该项目中构造出11个工作任务。

依据每个任务的复杂和难易程度对每个任务分配课时量,见表1。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校企协同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所以依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合理分配实习、实训时间。其中任务一由于课程内容简单易懂,所以课程学时安排全部为“教、学、做”一体化实训课时,由专职教师授课;任务十一考试功能的实现任务属于综合型任务,要求技术水平较高,行业性特点较强,因而课时安排全部是企业专家授课或者企业实习;其他任务的课时分配根据任务特点安排为校企协同合作方式,一部分课时安排在学校完成,一部分课时安排企业专家授课。

表1 学时安排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的实施

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但是课程改革绝非易事,要想使课程改革获得成功,除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协同创新项目课程的实施,不是按照传统的学科式实施的静态过程,而是由校企协同完成的贴近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动态建构和生成的一体化过程。

(一)基于协同创新的项目课程实施的教学组织方式:校企协同

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校企协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使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协同教学,共同完成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一方面提升了校企协同的深度和层次,扩大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优秀的企业专家进课堂,使教师和学生了解了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发动态,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技术前沿领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基点。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项目课程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学生通过学习很难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强调工作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适合项目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理论的教学方法,符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七个步骤:

1.确定工作任务

根据课程整体设计中本工作任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创建模拟的工作情境,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述用户对任务功能的要求、法律标准、工作组织形式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准备。让学生明确本次任务的具体目标,以便学生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

2.分组协作

教师根据有利于竞争、学习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3~4人,每组都有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担任负责人,组内分工由组长和组员协同完成。

3.尝试完成任务

教师先简单示范,学生利用储备的知识,在工作情境的牵引下和教师的指导中尝试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多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提出问题

工作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先对自己工作过程和结果自查和总结,再选取一名组员对成果进行成果汇报和提出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答疑。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5.教师讲解,理解消化理论知识

通过第四个过程的提出问题,提炼出学生理解应用困难的知识点,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学生继续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理解消化知识的重点难点。

6.回归任务

通过模仿、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消化理解等几个步骤之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看是否可以把任务完成得更好。这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

7.教师总结

教师对学生完成本次工作任务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学生成果进行归档,反思本次教学前的准备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下次教学时进行完善。

项目教学法是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结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封闭式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进一步加深校企协同创新的层次,是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是当前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世珠.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3(4):22-23.

[2]李忠云, 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王婷婷.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D].2010.

[4]孙清忠.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家,2015(11):124,127.

[5]蒋艳萍. 高校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8):23-26.

[6] 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5.

[7]杨路.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62-65.

(责任编辑:孙建华)

Study of the Item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Synergism Innovation

TANG Chunhua

( Shando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s training and practice path - 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mode. It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creative ability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Java programm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an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novation mo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ject is presented.

Key words:personnel trai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 path;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收稿日期:2016-01-13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协同创新的《Java程序设计》项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2014zcj037)

作者简介:汤春华(1972-),女,山东济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课程教学与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85(2016)02-0045-05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协同创新实践路径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02:47
基于校企协同构建信息类研究生工程教育模式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52:20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2:19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03:36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22:53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