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虹辉
在思考中行走的数学课
——听李培芳老师“圆的认识”一课有感
◇易虹辉
圆的认识?多么经典的教学内容,多少经典的教学设计,多少精彩的名师版本。而李培芳老师还能上出什么道道来?我带着如此的“小人”心理聆听了这节课,听完后却不免肃然起敬:这是一节在思考中行走的数学课。这节课,从思考开始,带着思考结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可贵却难以想到的设计思路,令人深受启发。
寻常的教学方法一般会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等操作活动来探究并认识圆,通过大量操作,而后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也许学生早已知道的结论。显然,这个过程往往并不需要学生太多的思考,操作的价值也难免会打折扣,探究也容易流于形式。而李老师换了个思路,紧紧抓住圆的独特性,从似是而非的“圆”开始,进而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联系比较,提出问题:圆与其他图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从而启发学生讨论概括出圆的真正含义,体会到圆的本质属性。学生也乐于思考与发现:圆不管怎么对折,两边都一样;圆没有顶点,也没有角;圆没有那种直直的边;圆的边线(上的点)到中心的线段长度全都一样……
我想,这种由混沌到明晰、由模糊到精准、从非本质走向本质的过程,是一次真正的数学抽象与概括,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但这显然需要更多时间,也会更为艰难,不知李老师是否预设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呢?
李老师的设计非常大胆。教学圆的认识,居然不让学生画圆。而是问: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出“一中同长”的圆来?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圆规的操作,针尖位置的固定保证了“一中”,两脚间距离的固定保证了“同长”,所以就能画出较为标准的圆。至于画?以前画过,以后也会画,还是多花点时间思考吧。这应该是课前调研帮助李老师做出这个决定的吧。如果此时我问:有没有还不会画圆的同学呢?好像有点杞人忧天了。所以,我收回这个不合时宜的问题。
小学生不善推理,特别是归纳多、演绎少,这一点与中学生还有较大差距。而对于圆的特征,李老师竟打破惯有的思路 (先探索再发现之类的),直接让学生从结论出发,自己去理解、解释、推演、说明、验证……听课时,我不免惊出一身冷汗,这等于是认同学生已经走完了前面一段,要进入更为抽象的思维层面了。这合适吗?
可我转念一想,这种思维路径似乎也并不陌生,我们常常就是这样,看到一个新的数学结论,会问问自己:我相信这个结论吗?有什么理由支撑我相信它?我怀疑这个结论?我能找出怀疑的根据吗……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很自然的、很熟悉的认知过程。只不过近年我们太习惯于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忽然之间,李老师这样一变,我们还有点惊讶。回味一下,发现这样一种过程也是很有数学思考价值的。小学数学中有些内容,与其让学生探索,陷入低效的 “伪探究”,还不如像这样换一种思路,也许还能真真实实地思考点什么,特别是面对高年级学生。看来李老师这一招,颇有深意。
当然,这节课既然打破了那么多原有的经验,势必就难以完美。回忆点评专家们提出的种种建议,都不无道理:老师给的多,学生自己发现的少;抽象的推理多,朴素的操作探究少;内容安排太满,学生的时间偏少;跨度大的环节多,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少……专家们说的都有道理,应该思考如何完善。
是啊,新的尝试,要打磨的细节还有很多,如最关键的椭圆的出现,是老师自己给安排好的;“一中同长”这个本质属性,老师没来得及等学生探究就自己直接说了;至于“圆内线段直径最长”这一结论,也是老师自己出示的,甚至“圆内线段”如何理解,学生都来不及细想……这些有瑕疵的细节,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理。但我丝毫也不担心,因为改变已经开始了,路的方向已经调整好,何愁找不到优美的走路姿势呢?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