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

2016-06-19 19:30刘旋王秋月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刘旋,王秋月

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

刘旋,王秋月

在教育事业优化及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推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社会服务机制思维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体育院校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其作为契机,构建完善性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高等体育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创新性的服务理念,从而全面提升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其教育模式的构建,可以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将创新创业作为基本依据,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及技能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在21世纪环境下,为了有效解决市场劳动力大于实际人才需求的现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想实现扩大就业,就应该在创业的基础上带动就业,高校应该强化就业教育观念,从而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较为强壮的体魄以及勇于挑战的精神,但是在调查研究中会发现,他们的创业意识十分薄弱,很难在体育产业中进行创业。因此,文章将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对体育院校学生创业的目标、创业的现状以及创业的创新途径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实现高等体育院校人才的综合性提升。

一、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

(一)生存目标的分析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意识以及创业意识人才的培养,而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片面强调创业中的成功及失败,而是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精神及人格的完整性。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通过实践创新,使学生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体育院校创新创业生存目标分析的过程中,体育院校的学生应该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将企业的生存放在第一位,实现体育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发展。

(二)发展目标的分析

我国在2011年的创业存活率为2.9%,而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创业企业可以存活3年以上的不到10%,而美国的创业企业存活为5年的不到20%。这也就说明创业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虽然我们经常在媒体及网络上看到成功、励志的创业故事,他们只是极少数的幸运者。因此,在专业体育院校创新及创业教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发展目标作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使学生在整个平台中得到锻炼及专业性的提升。在发展目标构建的过程中,体育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强调科学性的发展目标,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对发展目标以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使其在创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业过程的快乐,从而为体育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1]

二、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创业教育的认识

在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内容创新的过程中,创业教育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他们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才可以为学生的择业及创业提供充分的保证;体育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在创业的过程中会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创业机会相对较少。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体育院校的学生在创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充分地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导致其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从而为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造成影响。

(二)缺乏科学性创新创业教育体制

在现阶段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很多院校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而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缺少专业的师资管理队伍以及配套的教材。因此,在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机制,并为促进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保障。[2]

(三)缺乏创新性创业教育的教学机制

在现阶段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认知,一些体育高校创业教育被迫开展一些就业指导课程、社会礼仪课程以及就业专题讲座课程,但是由于课程设计中的数据不全面,其课程内容的构建缺乏系统性、可行性及操作性,导致创新创业课程缺乏科学的教学机制。因此,学校实际创业课程的设计,应该实现创新性及创业性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缺乏有效性创新创业的实训基地

在现阶段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操作性较强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创业教育的保证。但是,现阶段体育院校中缺乏专业性的创业实训基地,其创业教学内容的构建并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从而导致学生的创业课程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创业思想,经常会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创业思维出现了一定的制约性。[3]

三、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一)深化教育改革的创新性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视频会议中提出,高等院校在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并将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点内容,从而为体育院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课堂课程资源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在体育创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的优化。第一,要完善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对体育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及体育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构建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创业知识的支撑结构,并为多元化教育资源的优化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递进性教育模式的构建。第二,在教育资源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的协调,实现教材资源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充分满足体育院校创业人才的基本需求。第三,在课程资源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优化原有的创业课程结构,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并通过不同体育创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将创业课程划分为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等,形成网络化的立体性教学模式。

其次,设计讲座课程教学模式。讲座课程的建立,具有一次性的教学特点,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应该丰富传统的课堂讲座模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而在现阶段体育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其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按照年级进行部署,其具体的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图1表示。在大一阶段注重通识教育,将公共课程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基础,使学生在整个基础课程中提升自己的创业意识;大二阶段应该构建专业性的基础教学课堂,将创业课程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型就业人才;在大三阶段,应该构建交叉学科的课程指导体系,其课程内容应该选择选修模式,并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针对性创业人才的培养;到了大四阶段,可以通过实践指导以及创业案例讲座等内容的构建进行专业课程的指导,将其课程内容与创业实践进行直接联系,从而为体育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提供有效依据。[4]

图1 体育院校创业课程体系图

(二)构建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在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也应该将理论作为实践的依据,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学生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例如,从2007年起,我国体育院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部门为体育院校学生构建了一系列科技创业论坛,吸引了很多体育院校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全国“挑战杯”中进行创业计划的比赛。虽然,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其基本的创业模式并不能充分满足体育创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专业性的创业孵化园,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营造专业性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开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并通过学生社团的构建,使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基本素养得到激发。

第二,通过体育院校专业资源的运用,构建多样化的训练拓展活动,在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有创意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并对其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使学生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创业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中的各项创业计划,不断完善项目的培育方案,并在活动中通过公开项目申报、辅导、筛选以及流程等内容的构建,建立激励性的指导模式,使学生在创业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参赛的质量。

第四,体育院校应该积极开展课堂延伸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案例教学等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到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或公司进行调查,全面了解企业或公司运行的状态。例如,在企业创业中项目选择的依据、怎样论证其成功、如何筹备创业计划等,使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正视自己的思想。而且,在整个创业创新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也应该构建创业市场研究及调查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实际掌握市场的变化,为其创业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依据。[5]

(三)构建专业性的创业教育队伍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的研究及分析可以发现,体育院校中的创业队伍并没有真正完善,这是体育创业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创业教育环境之中,其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应该将创业教育作为核心目标,而且也应该将创业服务与实践作为基础,所以,高等体育院校的创业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因素,在专业性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业能力。与此同时,体育院校创业师资队伍的构建,应该包括专职教师、讲座嘉宾以及创业导师这三个部分,讲座嘉宾也就是在创业教学的过程中,定期聘请创业企业家、投资家以及成功的创业人士,进行创业知识的专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而创业导师主要是指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专职教师,在其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对精英型创业人才进行指导,从而使体育院校的学生在创业的同时可以有效设定发展目标。在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为了强化教育队伍的构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构建校内交流合作模式,不断强化体育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合作,定期组织创业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业理念的构建,强化体育院校创业教师的能力提升。其次,强化国际合作模式,在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引进海外教师或者是合作研究模式,使创业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全面地掌握最新教学动态,获得创业教育的新知识及新方法,为其教学模式的优化奠定良好基础。[6]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院校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创业的认识,高等体育院校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最具价值的教育理念,直接面对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构建专业性的解决策略。而且在创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专业性的创业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并为高等体育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依据。

[1]王洪彪.体育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95-99.

[2]吕圆苑.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3]张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陶利,王王君君,苏欣荣.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之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94-96.

[5]刘振忠,周静.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55-56.

[6]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责任编辑:陈兴安

刘璇,天津体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体育人文研究(天津300381);王秋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教学理论研究(天津300191)。

G646

A

1671-2277-(2016)03-0025-03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