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针推三科 671000)
热敏灸结合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 静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针推三科 671000)
[摘 要]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和关节压痛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显著。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热敏灸;药物局部注射;对照治疗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 (TMJDS) treated by thermal moxibus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ocal injection. Method: 66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random.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basic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rmal moxibustion therapy additionally.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in scores and joint tenderness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rmal moxibus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ocal injection is remarkable on TMJDS.
[Key Words] Thermal moxibustion;The treatment;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Effect;Contrast
笔者采用热敏灸结合局部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共66例,均为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0~56岁,平均(38.7±11.2)岁;病程8天~4年,平均(2.1±0.6)年。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39.2±10.8)岁;病程12天~4年,平均(2.2±0.5)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下颌运动异常,包括开口异常﹑开口型异常或开闭运动出现关节交锁等;②颌面部疼痛,开口﹑咀嚼时关节周围组织疼痛;③下颌关节有弹响或杂音。
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等于18岁;②符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诊断;③知情同意参。
排除标准:①风湿或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②骨关节病﹑肿瘤﹑牙正畸等因素所致的关节疾病;③相关治疗过敏。
两组均给予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汉中健民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61021496)进行翼外肌封闭,在相应的乙状切迹中点部位,进行进针穿刺操作,进针深度约3cm,每日1次,每次4mL,连续治疗20天。
观察组加用热敏灸治疗。艾条点燃后置于听宫﹑颧髎以及下关等穴位处,应用回旋灸法,明确热敏点,将艾条置于热敏点,应用不间断的温和灸治疗方法,等热敏症状消失之后确定为首次热敏灸剂量,每次治疗时间30min左右,确定热敏灸剂量后保持该剂量进行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
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1]进行评价,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疗效判定参照文献[2]。痊愈:张口及咀嚼痛消失,关节区肌群压痛及关节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开口度正常。有效:张口及咀嚼痛消失,咀嚼功能恢复,开口度接近正常或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效:未能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RS疼痛评分(分)组别 n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5.21±0.90 1.31±0.36*△对照组 33 5.13±1.01 2.35±0.77*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指的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的一组张口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症[1],属于颌面部的常见疾病,发病率20%以上[2]。目前TMD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发育异常﹑劳累﹑咬合错乱以及情绪紧张等是引发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3]。
TMD属中医“痹证”﹑“颊痛”﹑“口噤不开”范畴,主要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或内伤情志﹑外伤寒湿等因素所致,其中寒湿之邪侵袭是常见致病因素。寒湿之邪入体,影响气血循行,导致血气不畅,经络﹑关节受损而致发病,因此治疗当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医学入门》[4]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指明了如果服药﹑针刺均无法达到良好疗效,则必须以灸法治疗。热敏灸是中医针灸治疗方案中的一种,最早由康明非教授等人发现,是基于腧穴敏化原理的一种温灸治疗,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的刺激更为敏感,能够体现出小刺激﹑大反应的状态,艾灸在燃烧的时候所产生的热辖射能谱多为红外线,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近红外线,它的功能使人体穴位上下分子的氢键能够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的效应,其效应通过人体的神经体液系统来传递各细胞所需要的能量[5],同时也能够给那些缺少能量的非正常细胞提供活化能。正是通过经络腧穴这个特殊的传输途径,能够使能量达到病位以及全身,从而提高其疗程,更快的起到效应。艾灸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可以使穴位产生对人体起作用的辖射共振吸收功能[6],主要选穴为听宫﹑颧髎以及下关,听宫穴是手少阳﹑足少阳﹑手太阳三阳交会之处,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将热敏灸作用于此穴能够活血行气,温经通络,以除寒痹之邪;颧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腧穴之一,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热敏灸刺激此处可有效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所造成的咀嚼痛等症状;下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该穴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阴浊部分有关卡作用,湿寒之邪多聚于此,热敏灸作用于此处可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因此热敏灸易激发穴位而发出感传,既能达到温经散寒之效,又能促进气血循行。
综上所述,药物局部注射联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殷霞,许云,徐翠蓉,等.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90-291.
[2] 傅开元,张震康,谷志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45.
[3] 武华清,谭春平,张永光,等.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699.
[4] 邹瑾.齐刺配合温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41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6):43-44.
[5] 邱宏亮.脉冲Nd:YAG激光穴位照射联合穴位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249-250.
[6] 兰怡,段炜,张炜,等.针刺联合激光穴位照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5):606-606.
[中图分类号]R24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74-02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