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五关键”
张晓玲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追求。应以科学、高效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和不断深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学校、教师都在努力探讨高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希望从中找到一条彻底摆脱“应试教育”,取得高效素质教育的正道。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师不仅仅要通过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需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提高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这里的教材不只是对课本的把握,还有对于相关资料的钻研处理,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要把知识点系统地归纳整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学生片段式的学习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把握。回顾自己之前的备课,常常是利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就完成了一节课的备课,这样的备课看着是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可以说是五脏俱全,但是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含金量确实不高,既没有实现广度,也没有达到深度,于是,在以后的备课中我不仅仅要利用课本和教参,并且要在网上搜集相关的练习,分重难点、分类型,难易结合、有讲有练。
课堂导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直接导入、温故导入以及创设情境导入等方法,不论哪种方法,运用得当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堂导入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堂导入的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
例如,在讲授《合并同类项》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节课的知识和前面的单项式和多项式联系紧密,于是笔者采取了温故导入的方法,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知识点,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且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整节课节奏紧凑。
一堂课最基础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课堂中如何很好地把教学目标达成。学生要掌握不同的知识点,所学知识要有全面性,这就是课堂讲授的“面”。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这就是课堂讲授的“点”。一节课不仅要实现“面”,也要兼顾“点”,这样的教学环节才会有实效,而课堂效率的提高恰恰又以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为基础。一节课突出体现“实”的特点,即实在、实效。实在体现在没有花架子,招招管用;实效体现在所有的环节都是为课堂效率这个目标服务。
要想做到对知识进行全面细致地讲解,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然而,对知识讲授要全面细致,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从头到尾不断地讲,采取填鸭式的方法,在课堂教授中除了全面细致,还要少讲、精讲,讲重点知识、讲难点知识、讲学生易错的知识,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在课堂的末尾,留出必要的时间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总结,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做法。并且认为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做一道或几道题的小测验同样重要。小测验可以在课前测验也可以在课后测验,但是要控制好数量和难度。
所以,教师不仅在方法、理论等方面进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不能忽视课堂的小测验,通过课堂的小测验,可以很直观获得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就可以在下节课针对前面的知识点要怎么样纠错、复习有了了解,为下节课的高效做好准备。
如何划分小组是一门学问,如何让小组有效合作更是学问。班上一般分为9或10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学生,设置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例如1~9号学生为组长,10~18号学生为副组长。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设置有奖加分制度和其他的激励机制,只有全组4名学生配合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的小组才是真正的赢家。
通过小组设置,组内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行动,而且“心动”,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之间你追我赶。学习优秀的同学会主动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学困生自身也主动学习,各个小组也在竞争,这就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用“动”这个字形容再恰当不过,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等;有的学生站起来,有的学生走到别的学生课桌边,有的学生来到黑板前,有的学生找教师等——都动起来,都有事做,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效。
总之,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师要把自己放到一个“牧者”的位置上,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找到学习的乐趣,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在使用小组时,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利用设置的奖惩机制,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夸美纽斯曾说过: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多学。高效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新思维、新视角,过去我们常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工程师”,对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我们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形势的需要,更是学生们的需要。我们不仅要从当前更要从长远来追求课堂的高效率,我们不仅要从规范办学的要求更要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来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我们不仅要从提高教学成绩更要从为学生长远发展来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
作者信息
张晓玲,本科,小教一级。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板桥小学,7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