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娟 范淑霞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朱茂娟范淑霞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运用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把原本单一平面的课堂变成了多维立体的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所学内容,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东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多元立体,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以下将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原动力,教师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抽象的、枯燥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就能够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的学习状态中,自然而然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贴近低龄儿童与之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产生认知共鸣,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相关内容时,先用Macromedia Authorware软件制作一个动画背景故事:一位教师代表学校对音乐、体育、美术学科进行抽查,计划从班内挑选3位学生,如何进行挑选?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有很多独特见解,此时在课件中展示一个小程序,让本班学生的名字不断重复出现(学生姓名是我们利用Flash程序使其随机出现的),只要我们点击鼠标,就能轻松选取一名学生。选取完3个学生后,如何确定学科呢?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3张卡片,鼠标点选后会分别显示音乐、体育、美术的课题,而这3张卡片在运行程序的时候也是随机的。学生在操作时也会倍感神奇,在运行课件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模仿。在学生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设问:从我们班选出的这3位学生可能是谁?如果你被选中,那么你会抽到哪门学科呢?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踊跃回答之后,慢慢地体会到事件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也鼓励学生对课件进行充分操作,从而极大范围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可能性”这类知识的探究欲望。此情境的创设融学科性、技术性、教育性和科学性为一体,完美地达成了激趣、设疑和促思的目的,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的辅助了小学数学教学,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我们除了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应用APP。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操作型软件,既可以用到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操作,甚至提交答案。这样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用Axure7.0制作了一个手机APP:如何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呢?软件给出一个三角形,可以进行复制、拖曳、旋转、剪裁等功能。鉴于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操作,软件设置好了步骤,首先让学生点选复制三角形,然后进行旋转、拖曳拼出平行四边形,而这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又可以剪裁、拖曳,让它变成一个长方形,此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面积是ah,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为了丰富学生的认知,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以便进行广泛操作探究。把这样的一个程序,通过微信提前发到家长的手机,学生利用手机进行操作,课前就完成了三角形面积的探索。通过学生的探索,学生发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了课前预习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过渡,对数学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很多学生感到不容易理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难于理解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动态性更能展示出复杂过程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化过程,实现知识建构,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行程问题”教学中,火车过桥的问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笔者制作了一个Flash课件(如图1、图2所示)。动画演示火车从上桥开始,到火车尾离开桥为止,能够动态形象的看到过桥的整个过程,此时教师无须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课件,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很容易地理解了火车行走的路程是“桥长+火车长”,复杂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变得简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和课堂效率,其作用不言自喻。
图1
图2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是初级的,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特别是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探索等,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过程展示,对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及情境、表达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精心设计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运用教具、学具、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化;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诱导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笔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平移、翻折、旋转、拼图、方便灵活的独特功能,然后通过动画演示把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翻折到同一个点,形成一个平角,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形成过程,最后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通过拖曳、旋转、拼图等操作,把3个内角进行拼接形成平角,动态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3个内角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提高了课堂效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现在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核心价值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是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所达成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信息技术只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辅助的一种手段,是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造潜能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是如果能够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会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解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问题时,让学生自主探究“满足什么样条件的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问题时,就可以不用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验证展示。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3条小木棍进行操作,学生基本上会得到相同的结论,这是因为学生在准备学具的时候,小木棍的长度都是差不多的。然后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利用差距较大的小木棍进行拼接,会有学生拼不出来。整个过程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商量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索和研讨中,对学生的操作和探究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会有发现和收获,甚至会得到结论。但操作具有局限性,不能够全面的让学生感知所有情况的变化,更难看到临界点会是什么样子。此时,我们再利用信息技术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并能通过线段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完善自己的理解,达成自己的认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着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感受着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自然而然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效益的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是达成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补充完善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让多媒体的“虚”和学生亲自动手的“实”,相互结合、互相补充,让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高效。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黄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彩兰,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任务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2):18-20,60.
[3]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4] 敖文.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158.
作者信息
朱茂娟,本科,一级教师。范淑霞,本科,小教一级。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2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