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5-31 07:42王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础化学课程整合高职教育

王英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定西743000)



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英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从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构建、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基础化学;课程整合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近年来,课程整合与优化已经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全面展开[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更是面临着整合与优化的客观要求。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是我校高职教育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技术)、农业类(中草药栽培技术、马铃薯生产与加工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生物技术类(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教育)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石课程。高职教育主要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专业不同技能教学侧重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另外,基础化学课程学时总体上也在不断减少。因此,构建新的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 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构建

1.1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

高职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定量分析、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等。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体现“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强化应用教学为重点,突出化学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加强化学实际应用。

1.2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基础化学系列课程应注重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2],从专业需要出发,面向药学类、农业类等专业及相关、相通、相近专业,将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定量分析、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等内容融合,本着“简明、够用、实用”的原则,融入绿色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入浅出组织教学,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以及继续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础[2]。总之,教学内容要体现实用性、时代性、基础性、灵活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1.3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创新整合与优化设计

课程结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综合性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合不同专业化学课程设置目的和功能要求。运用系统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将传统的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为基础的分化型课程体系,创新整合为以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为基础的综合型课程体系,并对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内容进行规划、整理和优化设计(见图1)。优势如下:(1)体现了基础化学教育的整体观念。(2)提出了学生以整体化学视角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学习化学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联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规律,从根本上解决了重理论、轻实验现象以及理论实验脱节状况。(3)精简繁琐的计算推导,删除深奥的化学理论阐述,体现现代综合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既避免重复又节约学时。(4)将分析化学归属到实验化学课程体系,因为分析化学内容本身就属于实验化学范畴。课程整合优化了实验课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使化学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解决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验相分离的状况。

图1 高职基础化学综合课程体系

2 高职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专业特色

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重独立性轻相关性,导致“教材越来越厚,内容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深”[3]。这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兴趣低;另一方面学生只知道学好知识考好试,却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怎么用,不知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少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强烈愿望,在实践中也只会生搬硬套原理,无实用性和创新性。鉴于此,在教学中应抓住专业特色,突出重点,紧扣专业脉络,步步深入,并尽可能结合专业实例讲授。

应精简教材和教学内容,改变不同专业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试卷现状,突出化学与各专业的联系,强化化学的实际应用[4]。比如,有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制药专业学生而言,化合物的立体构型是很重要的内容,要讲清化合物的立体构型对药物活性的影响作用;对于中草药栽培专业的学生,农药是其感兴趣的内容,在讲述传统农药(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硫杀虫剂、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等)的化学结构时,应结合当前农药的迅速发展,从农药的绿色化出发,为学生勾画出农药发展历程,指出农药正朝着超高效、无毒、无污染、能杀灭多种害虫、适应多种应用方式以及对环境污染程度最轻微化方向发展。另外,也可以把当前发展较快的绿色化学内容融入专业基础教学中。

2.2体现教育的全体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

基础化学是我校高职教育药学类、农业类、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的是普通高中毕业,基础较好,又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而有的学生是“三校生”,基础较差,甚至个别学生在中职阶段未修完化学课程。由于课程学时限制,教师在教学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层次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使教学效果欠佳,从而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质量,使学生无法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本课程组在我校基础化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2.3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

2.3.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实验技能提高,以实验技术为主线,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删减重复、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趣味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包括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设计实验方案、合成、分离纯化到对产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设计一些综合性、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2.3.2重视实验课堂讲解每次上实验课,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实验涉及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操作,必要时进行现场演示。学生可上网观看相应操作的录像。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观察和指导学生操作上,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和总结实验操作成败的原因,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参与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2.3.3加强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现象观察以及数据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三是端正学生实验态度;四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要严格要求,及时启发学生思考,沉着冷静地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作能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3.4改革实验考核方式为使学生重视平时的操作训练和知识积累,形成良好实验习惯,我们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平时实验成绩占40%,实验问题考核占20%,设计性实验占40%。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实验习惯、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实验问题主要是实验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以及实验中的关键性问题。设计性实验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方案改革,强调良好实验习惯养成和基本技能培养,突出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之,基础化学教学要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而不断改进,要根据区域性经济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用、够用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秀娥,尚晓霞.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合并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2):138-139.

[3]潘伦.医药类职业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09(14):153.

[4]丁敏娟,蒋云霞.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28(4):66-6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135-02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研究课题(2011- 04)

猜你喜欢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高职教育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基础化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课程调研分析及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