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职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05-30 10:48许秀芳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职能转变教师角色现状

许秀芳

摘要:旧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成为了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课程知识的灌输者,学业成绩的裁判者,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从教学观念、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等层面做出调适,要重塑教师角色及职能。

关键词:教师角色  职能转变  现状  对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0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革和发展,使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该从教学观念、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等做出调适,重新构建教师发展性角色,保持与新课程的同步成长,重塑并界定教师的角色职能。

一、教师角色职能现状分析

(一)教师成为课程的被动使用者

教师的工作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但是,在旧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参里。教师头脑中只有大教学纲、课程教材、教学参考,基本没有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教学参考不知怎么教;离开练习册,就不知怎么命制试卷。教师不会去寻找资源,运用资源,缺乏收集教学信息并检索和运用于教学的技能,更不会大胆创新,只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被动地执行课程计划,教师完全成了课程的被动使用者。

(二)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

教师们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以教定学,按照备好的设计思路教学,牵着学生走,而学生围绕教师转,丧失了主动性。教师只注重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结论和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实践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教师居高临下的不平等师生关系,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教学过程的掌控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制约者。教师缺乏灵活性、开发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师成为课程成绩的裁判者

传统课程评价标准单一,只重视终结性评价,重课程分数,轻主体性人格发展。课程评价注重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只是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分数裁判者,使学生总是处于被测试、被区分、被选拔的评价客体地位和消极境地,忽视评价的过程性、合作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民主性、全员性;在课程评价中,教师用单一的标准化试题和唯一的标准答案测试学生的成绩,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排斥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和从自生活体验中得出的独到见解和灵活性的答案,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灵感思维和创新智慧的充分发挥。这样从课程流水线上被“整合”出来的学生只是没有了个性活力的“教育成品”,而不是迸发思维与才情之光的鲜活的“人”,教师始终处于主宰、权威地位。

二、教师角色职能转变对策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为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做以下方面的工作:

1.开发教育资源。开发教育资源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开发教育资源。一是要开发校内教育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各功能室和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各类教育设施和试验基地等显性资源。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对隐性资源的开发,如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班级环境氛围,以及教师的教学灵感等资源。二是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比如带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艺术馆去参观和实践,通过一些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如校内计算机网络资源、校外信息网络资源等。四是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如师生中的问题质疑,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等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等。

2.调整课程进程、结构。新课程教材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课程计划只规定了基本的教学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对课程进度适当调整。对同一教学内容,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实施,或者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

3.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新课程教材具有灵活性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活动性原则设计教学活动。一是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因素。学生参与学习要自愿主动,要对自主学习有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二是教学资源的构建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组织课程资源,注意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资源的开发。三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师要事先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成分和不可预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教学过程中师生要进行平等和谐对话,要进行大量的知识信息交流、进行情感的交融。四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的教学提倡求异存真、不断创新,应该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对问题不同的答案,可以有分歧、可以出现错误,容许超出课本教材。

(二)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不只是完成教学计划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参与、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艺术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创造性学习的强烈动机。教师应通过自己的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建立积极、平等、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作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应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活动,与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发现、试验或讨论时,教师要随时掌握教学容量,考虑下一步如何调整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二是给予心理支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平等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用肢体语言进行暗示,如拍拍学生的肩膀,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或用激励的话说“你能行”“很不错”等。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学会反思或自我评价。

(三)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过去,教师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采取考试手段来考察学生,通过月考、季考、中考等,把考试和排名作为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法宝。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学生的点滴进步及学习过程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定性的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性的评价,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灵活。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及时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树立评价促进发展的新观念。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职能转变教师角色现状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