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妃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不管是传统课程还是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核心都应该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教学过程实质上的核心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和有效解决关系到课程的成败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上,长期存在着为传授知识而讲授,为解题而解题,为应用而应用的误区,即使新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为了追求花样而浅显讲课,为单纯追求学生兴趣而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等误区。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该基于问题的有效解决的设计,从而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解决式 教学设计
1.引言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的等多项设计,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来触动,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教学内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学反思以问题解决来检验,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带动教学课程的顺利推进。高中历史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和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强化,可以有效的推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的带动教学课程的顺利推进,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上的的类型,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按照问题解决的角度,学生问题解决学习方式分为三种:知识理解型、规律探究型、情感渲染型,三种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并且能够在一节课时中共存。
2.知识理解型教学设计启迪学生思考
只是理解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课标知识引导给学生,使学生有兴趣地、理解的接受,与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一致。在问题式知识理解型的教学设计中,一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点睛法和运用法。
点睛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历史问题的关键字,把问题说得更透彻,更仔细,更深刻。如在学习分封制的影响时,举例今天山东大地称之为“齐鲁”大地,山西简称为晋,这些简称的来源最近可以追溯到何时?是什么制度的体现?通过齐、鲁、晋的关键字点拨,相信学生很快就会把分封制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理解接受。在学习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是时引用柳宗元所说的:“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锁定关键字“制”和“政”。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得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的知识结论。
运用法是指按照教材的情境,从知识运用用角度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有利于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培养。如在三省六部制的讲解过程中,举例假如唐太宗要修一项工程,需要怎样一个程序,让学生深入到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理解知识。
知识理解型设计适用于讲授新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思考中启迪,并能把启示运用到其他的问题解决中。
3.规律探究型激发学生兴趣
规律探究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握住问题主线,在不断思考中发现规律。这种设计强调的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弱化问题解决的结果;强调的是问题解决的质量,弱化的是问题解决的数量;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学习,弱化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讲传。
在规律探究性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为联系法和比较法。通过联系法,把知识起因和结果通过问题设置予以贯穿,并形成一条主线,围绕着主线不断的解决问题,概括出趋势和特点,如在讲解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时,在知晓雅典民主政治不断走向鼎盛的结果后,首先和学生一起分析雅典民主政治起步的背景,并引导学生把背景概括成两对矛盾:贵族与工商业者的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三次改革的开展与效果就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探究,索伦改革带有中立色彩,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克里斯提尼大刀阔斧,带领公民参与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深化改革,发展到鼎盛。
规律探究型的设计根本意图是通过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能力,培养高中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以带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获得学习知识之外的效果。
4.情感渲染型塑造历史氛围
情感渲染型是指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历史情境,在情境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流露,这种情感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刚正正义、誓死不屈等情怀。情感渲染型问题是历史教学的优势,“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教学也应该肩负爱国主义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尤其体现在中国近代史的教程上,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知识是必须的,如能巧妙的设置一些激发学生情感的问题,将会深化问题,使学生形成共鸣。在讲解《商鞅变法》时设置问题如为何朱镕基总理在观赏话剧《商鞅》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商鞅难倒就不怕死吗?突显信仰的作用。
5.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类型的特征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反思的等多项设计,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来触动,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教学内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学反思以问题解决来检验,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带动教学课程的顺利推进。高中历史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和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强化,可以有效的推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统一
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在高中历史教学上的不是单纯的设计教师的提问,还包括了学生的有可能的提问点,两者的结合点就是教师设疑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质疑,通过把握两方面的统一并形成一个流程,让学生知道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程式,并信服这个程式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的有效统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科学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问题设置与问题解决的统一
问题设置与问题解决的统一,实际上就是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把握问题的难度,层层设置问题,层层分解问题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太难或者太易的问题都不太可能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更不太可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问题解决策略和教学效果的统一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色,这些差异性就需要教师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跟教师在教学策略直接相关,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不断加深学科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其次,明确历史课程上“教師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改变“一言堂”的做法,深入思考问题设置的策略,推动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腾隆.谈“问题式”教学法[J].吉林教育,2009,(3)
[2]朱德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类型与程序[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3]张离平.“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杨雪春.浅谈新课程教学的问题教学法[J].教师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