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2016-05-30 02:54:37邓胤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大学生教育

邓胤

摘 要:就当前大学生教育领域来看,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教育工作通常都是利用有意识的教育方式来实现的。有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会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隔离,从而导致情感无法深入,不利于塑造大学生人格。而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格塑造方式,其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利用主体人格的感召来创设愉悦的教育情境,优化调整大学生人格结构,推动大学生人格升华。现文章主要针对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无意识教育;大学生教育;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28-01

无意识教育是一种针对有意识教育的重要补充,其自身所包含与提倡的交流平等性、内心愉悦性等特点相对于有意识教育来说具有更大的塑造空间,更加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受教育者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不置可否的是,无意识教育给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1.无意识教育及其优势

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教育目标隐藏起来,并且根据相关的教育内容与计划,通过设定相应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以及相关活动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受到影响。心理学研究指出,注意是人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其可以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1]。其中有意注意是自觉的、具有设定目标的,并且一般需要人们通过一定的意志力来努力,而无意注意则是没有目标及自觉性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无意识教育是利用教育者所传递的刺激信号,刺激受教育者无意注意的心理,进而让受教育者能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无意识教育这一概念就决定了其拥有其他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无意识教育是一种非标准式的教育,是通过悄悄渗透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得到教育和熏陶,而很少引起其抵触与厌恶心理。2)教育方法的间接性[2]。无意识教育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但是对于教育者来说却是有意识的,无意识教育需要教育者借助各种媒介来为受教育者建立能够有所启迪的学习环境,让教育内容可以伴随着媒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2.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2.1帮助大学生获得自由人格

无意识教育所隐藏的情感愉悦性使得无意识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方式来说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感染力。无意识教育能够利用典型性的塑造、形象性的塑造来让受教育者获得轻松的学习环境,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使其情绪、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得以释放,并且在激动、亢奋的状态中学习,得到心灵与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最终实现人格的自由。

2.2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发展

无意识教育推崇的是一种平等主体的存在,其能够消除学生的叛逆与抵触心理,给其人格成长建设愉悦的学习环境[3]。平等性,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一样都具有人性的存在,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教育者力图达到与学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这种在民主平等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接收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理念,同时在内心深处形成相同的情感体验。这种在无意识教育引导下的人格的塑造,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完善人格的发展。

2.3帮助大学生人格得到升华

人格的最终发展就是要得到升华,无意识教育始终遵循人的思想发展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性教育。无意识教育没有形式、模式和直接的教育过程,也没有引经据典的案例参考,无意识教育所关注的是教育的艺术性,是将教育的内容、目的隐藏起来,利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对其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形成情感共鸣,进而自主地形成各种精神领悟,让教育的理念与意义能够在心灵最深处沉淀,让受教育者能够对自我认知进行调节,并且激发潜在的自我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最终得到人格升华[4]。

3.无意识教育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途径

3.1强化教育主体的感召力

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实践自己所塑造的人格标准与道德,树立高尚的人格。言传身教是无意识教育中教育者始终要秉持着的规范,必须强化教育者自身主体的感召力,奠定好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根本。

3.2提升教育内容的渗透力

无意识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内心的感受,其主要是通过间接融入的方式开展的。因此,教育者在进行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将教育内容寓于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当中,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人格塑造[5]。

3.3增强教育环境的熏陶力

无意识教育所推崇的平等与民主能够缓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给其人格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无意识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都拥有独立的精神领悟能力,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往往都是超越了地位的。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无意识教育环境的熏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感应所形成的共鸣可以在塑造大学生人格的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颜悦南.论影视审美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200-201.

[2]梁炳辉.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效能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23):63-64.

[3]沈雪蓓.论“暗示”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潜隐性作用[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73-76.

[4]陈菁.浅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健康和谐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31-33.

[5]张鹏程.试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民主意识培养中的作用[J].世纪桥,2009,(15):101-102.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大学生教育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道德与文明(2016年6期)2017-02-21 17:29:38
不忘初心 幸福前行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思想政治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39:0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51:15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50:09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19:2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友善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17:01:16
由幼儿断乳引发的对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6期)2016-07-06 06:15:04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