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时机 注重实效

2016-05-30 23:56:38许芬雪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时机多媒体信息技术

许芬雪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学校课堂教育,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身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从自身教育工作实践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认知。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30-01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无形为有形,变平面为立体,让凝固的语言文字鲜活起来,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正因为具备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才飞进寻常课堂中,成为教师们青睐的宠儿。但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却没有达到1+1≥2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要有一双慧眼,找准恰当的时机,匠心独运地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辅助手段为语文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融相生,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时机,激发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受认知。如,我在教学《田园诗情》时,首先想到了荷兰的异国风情,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性积累较少。为解决学生潜意识里的这一空白,我便让学生先领略实实在在的荷兰风光的录像为教学的开课。录像中配有田园风光,清远悠闲的音乐,渐渐地把学生带入那种看似离他们很遥远,但却近在咫尺的荷兰美景。这样的导入教学,学生如身临其境,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所有学习感官。

二、准确把握时机,关注情感体验

多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多媒体走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使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实现了为课堂四十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二泉映月》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阿炳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阿炳面对悲惨的人生遭遇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阿炳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三、合理利用时机,培养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无非是口语交际和写作。生活中很多的事例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素材,如何能够把这些最有利的素材引到课堂是最关键的。然而多媒体则是最佳选择。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再一次地走进真实的生活去感知,去触摸,去体会。

如《春游》的口语交际一课,我就借助多媒体这一有利平台为学生尽情地展示了春天万物的变化:春雨在柔和的春风中沙沙下;柳枝抽出点点嫩芽;燕子在田野间翩翩起舞;人们在这美丽的春景中忙忙碌碌……美丽的春景,繁忙的春事配着柔和的音乐,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情不自禁地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和美丽的遐想。借着这一契机,学生们大胆地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

在口语交际课上巧妙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静态的空间想象变为动态的人物活动,把无声,静止的内容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积极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说起来声情并茂,进而真正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四、巧妙运用时机,优化教学资源

在教学时能够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它为自己的教学更好的服务。这样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信息会更丰富,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语文的教学空间同时也得到了延伸。从而更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如张老师在教学《水》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的了解缺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使学生小小的心灵真正受到触动:“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缺水地区的图片,以及文字材料。让学生边读边欣赏关于缺水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了,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了缺水面临的事实。从文中孩子对水的渴望,使孩子们的感受和小作者达成共鸣:“对水资源要万分珍惜”,用这种特殊情境去叩击学生心灵,充分调动了学生感知、情感等种种心理功能,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深深地知道,语文书中现有的文本资料只是一种教学媒介,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借助也这些文本去拓展更多更新的知识。再如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时,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到更多神话的资料。为此,我利用了多媒体在课尾安排了欣赏环节。引导学生欣赏《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样,学生在神话资料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更多了,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最后以一句:“关于神话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读一读。”进而又鼓励学生多搜集,多读书。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能灵活而又精心安排多媒体使用的时机,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福鼎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时机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24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7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