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碧莲
摘 要:创新和体验式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项目教学法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多个不同的项目,以项目作为学习任务驱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商品知识》这门课程贴近生活实际,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商品知识课程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课程教学 应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F7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34-02
《商品知识》是商贸类中职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特点。把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职《商品知识》课程的教学中来,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1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知识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老师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景、项目设计、协作学习、学习评价等过程,完成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探究,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构建适当的情境,布置任务,并进行组织、指导、检查、督促、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 中职《商品知识》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中职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需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并达到工作岗位对技能的要求程度,以满足今后从业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帮助创设情景,布置任务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做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对职场人的要求,一旦离开学校,能很快进入岗位角色。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商品知识》的教学,正是适应了该课程对学生加强实践性教学和适应岗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3 项目教学法在《商品知识》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
3.1 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制定合理的项目。选定的项目是否适宜,布置的工作任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项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未来工作岗位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考虑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虑项目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衔接;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考虑项目是否适合小团队的协作学习,合作完成;最后还要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即项目教学所必须的教学设施和情境创设的可行性等。
新编的《商品知识》教材,在大类商品知识每章的后面都安排了相关的实训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营业员的岗位技能要求设计的。在实训教学中,可根据企业商品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项目,进行项目教学。如“商品包装”这一章中,可以就“商品包装设计”设置一个教学项目;在“食品商品”这一章中,可以就“茶叶的感官质量鉴别”做为一个教学小项目等。尽可能选择典型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教学,这样的内容可操作性强,与岗位技能结合紧密。
3.2 创设逼真的工作情景
中职生入校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浅,即便是《商品知识》这门较贴近生活的课程,课堂上也会碰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通过创设工作情景,将学生置于实践相似的工作环境,容易激发其好奇心,继而提高学习兴趣。
合理的情景设计,即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要符合生活实际。
如在“商品包装设计”项目中,假定某商品的制造商要更换包装,要求设计出独特的、具有个性化并且具有诱惑力的精美包装;在“茶叶的感官质量鉴别”项目中,假定某茶叶店要招聘营业员,要求营业员向顾客介绍茶叶;在“服装的保养方法”项目中,假如某服装干洗店或酒店服务生收到顾客送来的不同面料的服装,要求服务员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洗涤方式、熨烫方式进行正确地操作。
首先,情境设计不要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商品包装设计中,老师不要限定具体的商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定商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其次,情景布置还要符合生活场景。情景演示所要求的设备必须能够与现实的场景相似或一样,使情景演示的场景具有真实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比如“茶叶的感官质量鉴别”中,演示需要的设备茶具、茶叶、服装、环境布置等都要和茶叶店相似,这样学生演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服装的保养方法”项目中,学生扮演干洗店或酒店的服务生,情景布置需要的干洗机、各种洗涤剂、电熨斗、不同面料的服装都备齐,这样情境逼真,学生表演才有激情,学习效果更好些。
3.3 做好项目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教学的前期准备包括专业理论的传授,生活实践的调查与体验,道具的准备、场景的布置,评价表的制作等。项目教学法的前期侧重于解决理论问题,后期的实训活动则侧重于解决实践问题,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在布置每个项目之前老师先讲解该项目的理论知识,通过布置思考题、作业练习题、社会调查等,让学生理解、探究、实践。如“包装的设计”项目,老师提前布置学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学习的途径包括笔记摘录、报纸、刊物、网络搜索等,收集各类商品的包装设计。老师还要提前创设好的情境布置下去,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如“茶叶感官质量鉴别”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茶叶店观察、实践,以顾客的身份到茶叶店去购茶、品茶;其次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茶叶资料,归纳不同茶叶的主要特征;演示需要的设备如茶具、茶叶、服装、环境布置需要的物品购置齐全,情境表演的现场,指挥学生按要求在课前布置好。
3.4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任务的完成要依靠小组的合作来完成。
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之下进行个体思考、自学,然后面对面讨论,并在组内交流,发表见解。在小组活动期间老师始终参与引导,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3.4.1 成立项目学习小组
项目确定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使各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均衡。可以考虑学生个人意愿,尽可能把兴趣相近的同学聚在同一个组内,人数以4~6人一组为宜,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责任心强的小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该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分配、监督、实施、协调、评价,维持该组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不同的项目推选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一般选择学科成绩优异、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3.4.2 组内同学之间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成立后,老师向各小组布置实训任务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在组内交流,以解决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商品包装”和“茶叶感官质量鉴别”的两个教学项目中,组员通过上网、图书馆、专业书籍、报刊、杂志等途径查找学习资料,收集个性化的包装、精美的包装设计;收集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茶叶图片资料,然后把每人收集到的资料在组内集中整理、归类,并做到资源共享,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
3.4.3 给学生示范和指导
小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包装的设计”项目,都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普遍较差,审美水平有限,老师必要的提示和启发会大大提高项目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要避免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无人帮助,这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项目学习任务的完成。
3.4.4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项目完成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应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学生合作的表现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教师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肯定,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描述评价的结果,主要表扬学习成果,还要委婉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学生找准突破的方向,促使不断进步。
学生自主性评价包括自评、他评和小组对学生的评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开展组内竞赛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每组评出技能高手,评选明星小组,让同学们在良性竞争中合作学习和探讨,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帮助。
4 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解决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需要把讲授、演示、练习、启发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多媒体教学和项目教学两者交叉应用,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项目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度大些,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所以老师要精心挑选,尽可能选择典型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倡导的在情境模拟中进行的体验性、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职业学校《商品知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教学项目,设置逼真的情境,指导学生分组学习,完成布置的任务,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会中不断地成长,促使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小茗.开放式教学法在商品知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7):75-76.
[2] 周喆.中职学校《商品知识》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索[J].广东省轻工业学校[J].考试周刊,2013(44):179-180.
[3] 张晨光,张伟龙.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项目化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4).
[4] 陈黎敏.项目教学法在茶文化课程中的应用[J].广州市旅游商贸学校,2010(6):26-29.
[5] 沈爱凤,韩学芹.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应用[J].职教论坛,2016(2):46-49.
[6] 陈贞芳.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外贸业务协调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2016(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