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误区分析及方法研究

2016-05-30 05:39:39吴强
关键词:习题教学方法研究高中数学

吴强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中学阶段考察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无论是从问题的分析,还是从理论知识的理解,都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数学分析基础和能力。而这些基础和能力往往是通过一些数学习题的演练来办到的,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往往会要求学生重视习题、勤做习题的学习习惯。但事实上,传统的习题教学又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误区分析;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71-01

0

一、习题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习题是专门为学生设计的,针对于某一个特别的科目为主要设计内容的,且自带答案的题目。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需要在习题设计与安排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运转能力;在进行习题讲解教学时,要注重讲解过程与求解结果一样重要;在进行习题积累与巩固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习题重要性的认识。熟悉课程标准对作业和试题的要求。习题的分析和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动手解决习题的能力,是对学生接受知识点程度的一种检验,也是教师将具体的理论性数学知识概念对学生进行实际性的解题操作过程,更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加深记忆力的过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学生在这一方面失分的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失分。而这些培养方式,除了在课堂知识点教学中强加注意以外,还需要在日常的习题教学中,逐步的培养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二、高中數学习题教学存在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育也在不断的得到发展,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点也越来越抽象难懂,而很多教师在这种时候,往往会采取习题教学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固有的解题模式和习惯,这里的习题教学具有一个特点,就是题目数是海量的,且源源不断,而这往往具有了一定的教学问题和教学误区,即

1.给学生准备的习题在数量上只有多的概念没有少的意义。所谓学海无涯,教师在让学生明白无涯的学海之前,先让学生明白了题海无涯。题海战术固然有它存在的意义,但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2.习题讲解注重解题结果,而忽视求解过程。很多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往往都采取扫视性解读,在泛泛而谈的给出习题的答案,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讲解方式是不可取的。

3.习题讲解的内容缺乏难易的层次感,在讲解过程中只有几个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仿佛教师只是讲给这几个学生听的,而剩下的多数人不是仍处于蒙圈儿的状态,就是完全跟不上教师讲解习题的节奏。

三、克服误区的教学方法策略

1.“重过程”,重视学生对习题阅读能力的教学

前文提到的,教师重结果,轻过程误区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理解题目内容上出现困难。教师的数学知识层面是比较强的,他可以一眼扫视题目就能在心中展现出大致的解题思路。而学生要想到达教师的这种水平,恐怕也不会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了。因而,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教师要走出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误区,并不是所有结果都比过程重要,教师只要认识到这一误区,就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习题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题目阅读能力,从而理解题目,解决题目。而阅读能力往往是“咬文嚼字”、“周而复始”的,因而在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要求学生学会扫视+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出题目的关键字和隐含性条件和因素。例如:

已知A={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3∈A;B.1∈A;C.0∈A;D.-1∈A

根据这一道比较简单的有关集合的习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大致看一遍以便确定具体的考察范围,在细读一遍看清题目中的因果条件,然后在开始根据大脑中的解题思路进行求解。显然,第一道题的关键在于求解不等式3-3x>0,要根据不等式的结果来区分属性,因而,该习题的答案为C.

2.重视课堂间习题问答互动与师生交流互动

一定的课堂互动,即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又可以方便教师打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在进行习题练习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根据个人教学互动经验,有的学生反映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遇到函数等式与一般性的方程或是不等式时,自己习惯于不多加思索就开始进行化简求解,结果简没有化成,却越化越繁琐。”遇到学生这样的解题困难时,教师应该用一种方法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解题思维习惯是不可取的,那么该用怎样的方法呢?习题讲解可以,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习题还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例如:

求解:cosπ/5-cos2π/5

这道题看似比较简单,而且形似化简求解。其实不然,如果用化简求解的话,会在化简的过程中发现越化越困难。事实上,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求值应用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cosπ/5-cos2π/5

=1/2sinπ/5(2sinπ/5cosπ/5-2sinπ/5cos2π/5)

=1/2sinπ/5(sin2π/5-sin3π/5+sinπ/5)

=1/2

总结

离开习题的高中数学是无水的枯木,要想枯木逢春,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习题教学。但万事万物都讲求一个中庸,过犹不及。因而,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进行习题的讲解和设置,从而,有针对、有方法的进行习题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金花.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之误区[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8(6):1-3.

[2]曹雨涵.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2):71-74.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方法研究高中数学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13:04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
初中英语习题课小组合作方式探究
探寻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32:23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8:43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