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 构建和谐课堂

2016-05-30 05:26:15李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会学一节课学会

李涛

“教书育人”是许多学校的办学宗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同,赋予“育人”的含义也不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进入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物理课堂怎样实施“育人为本”,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变束缚为宽松,营造人性的课堂

看过一些学校的做法,也听过一些物理课,觉得目前有些做法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令人担忧。学生的能力也是有强弱之分的,平时机械死板的训练只是把人当作一个传送带上被加工的元件。

二、变学会为会学,构建思辨的课堂

听过一节课,老师在台上高频率一题接一题地讲,学生在台下不敢懈怠一页接一页地记,一堂课的容量看起来很大,可是学生并未能完全接受,课后还需花上更多时间去整理和消化。还听过一节课,看起来老师也在不断地提问,可还没等学生思考好,老师就把本应属于学生能够回答的内容和盘托出,也许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掌握得更快些。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高深莫测,任何时候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基础好的学生则感到无须思考,听懂就行,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热情。因此“抑制成才”不可取,“揠苗助长”也是教学中的大忌。

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会学”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什么是会学呢?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积极地学,创造性地学。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透过物理现象,认识规律,总结方法,体会收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不断在创新而自主的教学环境中多次获得成功,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法多样化,创设开放的课堂

高中物理课程的科学性要求较高,涉及数学较多,从这一点来看,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同时物理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紧密联系实际,又是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方法,而是要灵活应用多种方法。

对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本文只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點探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会学一节课学会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甘肃教育(2018年17期)2018-10-26 11:30:20
托马斯的一节课
学生天地(2018年17期)2018-07-09 01:33:24
学会分享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3:09:59
斯诗私塾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