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校环境,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2016-05-30 02:52:47王潇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学校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中,高校环境对于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环境是大学生塑造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环境,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良好高校环境对群体的积极影响,不断优化高校环境,使当代青年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高校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大学生;优化;健康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大学生良好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途径,高校环境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一个提供教学和科研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不同于小学、中学等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高校环境作为学校环境的一个重要层面,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教师榜样、校风等方面进行的。[1]因此,高度重视优化高校环境,提高群体思想素质,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被视为一个基础的组成部分。这里所提的高校环境,是指在群体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指高校的内部环境。

(一)当前高校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国高等学校名单中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包括公立高校、民办高校,以及成人高校等达2500余所,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高校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办学形式也在不断改革,当前高校环境建设也由此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

其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出于国家对于高校建设的扶持政策,以及高校内部的发展需求,高校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高校图书馆建设、自然环境美化,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完善,使高校物质环境得到极大发展。高校物质环境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央对高校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其二,各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精神环境建设,在物质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高校精神环境建设进程。高校社团组织、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对学风和学术氛围的培养,极大促进了高校精神环境的发展。有的高校甚至能够以本校优势出发,建设专属的校园文化或者教育教学理念,为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环境建设存在的一些误区

首先,部分高校将物质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忽视精神环境建设。高校物质环境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起着基础性作用。各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生源、加强本校学生管理,以及提高自身知名度,都大力加强本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却忽视校园精神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高校环境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成长,缺乏实质意义。高校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如十分重视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不断完善学生四六级学习环境,而诸如此类的环境建设很多。这些都说明了高校在环境建设中,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未为大学生建立良好思想教育环境,这是高校环境建设中一个重大误区。

再次,高校环境建设没有把握主流方向,缺乏重点和核心。高校环境建设应以群体的健康成长为主线,找准重心,将硬性规定上升到学生思想的自觉性。我国高校对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改革,太过分散,甚至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面面俱到”的情形;这种力求全方位探索解决环境建设问题的做法,不但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具备科学性。这既不能实现大学生良好思想认识培养的时效性,更无法实现群体良好思想意识形成的有效性。

二、良好高校环境的重要作用

陈秉公认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环境对人施以各种环绕力,具体表现为三种力量:推动力、感染力、约束力。[2]良好高校环境不但利于高校教学管理,而且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良好高校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教育作用

高校的基础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而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良好素质的人才。优化高校环境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高校环境体现在物质文化、学术氛围、精神文明、校风建设等各个方面。高校只有在拥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教学育人工作。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环境,对大学生各方面培养都具有很好的基础教育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在高校建立良好学术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包括上述提到的物质文化、学术氛围、精神文明、校风建设等)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基础层面起到对大学生教育的作用。

(二)引导作用

目前,由于多元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冲击及影响,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多样。高校教育者在完成基本技能传授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良好高校环境,是引导被教育群体思想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

良好高校环境,能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一种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去引导高校大学生去保持和促进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操,并在不断融入到良好环境的同时,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以确保与良好的环境相协调。如在高校中,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普遍很高,对于校园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够严格遵守,那么,处于这样一个良好的高校环境中,校园内的大学生就能够不断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不断进步。同时,良好的高校环境,能够从意识形态领域强化群体的主流思想意识,防止外来敌对思想的干扰和渗透,并能够利用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引导群体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促进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

(三)凝聚作用

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独有的校园特色,校园环境是这众多特色中的一个明显的影射。建立良好的高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高度凝聚,使高校大学生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加强。

高校环境的建立,是在高校领导部门带领、师生共同努力之下进行的。一个良好的高校环境,是高校大学生引以为傲的重要资本。在强大的荣誉感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力必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以建立良好的高校环境,完善和美化高校环境为目的,能够使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向心力从思想深处得到加强,并共同为建立本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良好高校氛围而努力。因此,良好的高校环境能够从思想上将高校大学生凝聚起来,最终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即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高度的凝聚力,这是高校建立良好环境所起到的重要的凝聚作用。

(四)渗透作用

建立良好高校环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在充分注重高校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关注与学生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联的思想问题,从而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在满足高校大学生需要的同时,使高校大学生思想得到教育。

高校良好环境的建立,是能够在一个相互协调、平稳和谐的大环境下,将高校积极的正能量通过高校物质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灌输给高校青年大学生,将一些优秀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给高校大学生,从而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優化高校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优化高校环境

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用变化的思维模式不断优化高校环境,建立更加良好的高校环境;不能走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教育道路,更不能停滞不前,只考虑高校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成效,而忽略高校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发展并产生新的现实问题的实际。

用发展的眼光优化高校环境,一方面,应当以社会主义社会形势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为基础,在科学的理论思想指导下,着手探求适应本校实际、并能够用理论去指导高校良好环境建设,从而推进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应意识到不同时期下,国家国情、社会形势、高校教育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高校环境的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放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以到达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实事求是,从本校实际出发

依据不同地区的社会实际情况、不同学校周边的环境,以及各高校校园内部的实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高校环境的过程中,应立足现实。特别应根据高校内校园管理、校园环境、校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同层次等方面,实事求是地优化高校环境。

我国教育部一直在探索更有利于中国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教育体制随之也在不断改革。高校优化自身的环境,也可以说是高校在发展本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而改革应当遵循的最为主要的原则便是应当尊重现实,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使主观的改革能够符合客观的本校实际情况,从而将优化高校环境的改革真正落实,实事求是从各高校的实际出发,将高校环境的优化与高校的实情相结合,这是高校在优化本校环境、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过程中首要应遵循的原则。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高校自身优势

首先,优化高校物质环境。高校物质环境是高校青年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是优化高校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校物质环境中,校园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立是高校物质环境优化的基础。优化高校环境,应当美化校园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自然环境,也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让高校青年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生活,这样能使教育过程在一个较为柔和的情境下进行,才可以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得到更好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优化高校人文环境。建立良好的高校环境,必须从文化方面入手,优化高校人文环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下的科学文化,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基础,建立积极高尚的高校人文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各高校在优化人文环境的过程中,应当从优化校园网络、建立健康和谐的高校社团,以及传播优秀、积极且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等方面,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提升,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最后,注重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人改造现实世界的意识、能力,确立人的主体性。[3]高校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已经具备完善思考能力的群体,而这一群体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是高校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是高校建设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在优化本校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体的思想,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掘群体的个性特点,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原则,引导他们以高校主人翁的姿态,去建立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成为一名具备适应时代发展且具有良好素养的当代优秀青年。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优化高校环境、建立良好校园环境,促进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深化教育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的高校环境对于青年大学生践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保证青年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能够怀着积极进取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充分意识到良好高校环境的重大作用,积极制定措施并引导大学生不断改善校园环境,以实现良好高校环境下的和谐校园带给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正向影响。以不断优化下的高校环境,推进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去迎接当代高校科学、合理的教育和管理的全新局面的到来,从而真正实现高校对青年大学生教育的目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第107页.

[2]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丛》,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81页

[3]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林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84页.

作者简介

王潇(198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西藏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高水平人才班科研项目“西藏高校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载体研究”(项目编号:YG-201514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2:54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40:18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21:42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