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斐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英语口语现状,指出根本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设口语课堂、拓展教育课堂空间、创新口语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和完善评价体制等策略,以改进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英语 口语能力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26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pointed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and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opening oral English class, expanding the space of education classroom, new oral teaching mode, stratified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oral English ability; application ability
1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只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然而,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令人担忧,在课堂活动的对话练习时存在畏惧心理,不愿主动进行口语交流,愿意主动参与口语交流的学生很少。因此,通常情况下,教师只能点名请学生展示。其结果通常是学生们拿着各自的草稿在现场生硬地读一下对话,完全没有达到练习会话的真正目的。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首先要深刻分析学生口语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
(1)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与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匹配。要提高学生的五大技能,即听、说、读、写、译,各高职院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事实上,高职英语的课程设置大都以精读和听说课程为主。精读课基本囊括读、写、译的训练,而由于受师资和班级规模等因素的制约,听说课程的开展主要以集中听力训练为主,口语只是穿插在听力课里,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学生口语训练的机会少之又少。另外,高职的英语教学大都以大班教学或者合班教学为主,口语练习的开展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有机会发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积极参与练习口语的学生会渐渐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2)高职院校的评估体制不注重口语。口语能力测试一直被置于金字塔的顶端,没有得到普及和重视。许多高职院校要求所有理工科以及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PRECTO-LEVEL B)考试,部分和英语相关的专业要求最低通过CET3 。但是,只有在这两项考试中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报考相应等级的口语测试,这就导致了只有很小一部分考生能接触口语考试。此外,中国学生自接触英语以来,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追求的是卷面分数和等级达标,对于没有要求考试的口语,学生很难予以重视。英语基础本就薄弱的高职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就给自己找到了忽略口语的借口,认为练习口语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3)教师的教学观念有误,教学方法不得当。传统英语教学为了适应高职院校各自的评估体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实行的是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缺乏练习口语的机会。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通过大量的单词输入和语法教学,学生的口语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然而,根据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和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成正比。口语表达能力却和学习者的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格开朗、善于表达的二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要强于内向、缺乏信心的学习者。所以,除了语言基础知识的输入,高职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以提高自信。
(4)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安排带来挑战。高职生源主要分为两类:普高毕业生和三校生(技校、职校、中专等升学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和教师资源有限,各类高职院校教学安排上出现“一锅端”的情况,有些高职院校甚至在英语基础已经很薄弱的班级安插英语基础更不牢固的成教生,给高校教师的教学安排带来更多的不便。
2 改进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
2.1 开设口语课,实现课堂英语和职场英语的接轨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实用,强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开设口语课堂,创立真实的语言情境迫在眉睫。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改善教学方法,实现由语言“输入”向语言“输出”的转变,给学生提供模拟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口语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以及语言输出,应尽量朝着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日常生活主题、办公情境等进行pair work(两人活动)、group discussion(小组活动)、report(汇报)、role play(角色扮演)等口语练习。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坚持多开展小组口语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另外,在评价活动结果的时候,其评价重点应该是学生展示语言的真实性而非流畅性。也就是说,像日常交流一样,教师要允许结巴、停顿、紧张等现象的存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在工作环境中慢慢克服恐惧心理,进而能够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2.2 培养自学能力,拓展课堂空间
首先,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交流环境比较匮乏。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非常重要。高职教师首先要克服对自己的心理暗示,不要怕学生听不懂,授课时一半英文一半翻译。用母语翻译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到最后完全忽略英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坚持多使用英语授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输出。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课堂空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目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展每学期一次或每年一次的常规化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和校园英语角、原声英语电影配音大赛等课外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可能也只适宜小部分学生参加,有些学生可能因为自信心不足,不愿或者不敢参加这些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组织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主题性的采访等活动,将课外有组织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训练相结合。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外籍教师资源,邀请他们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座谈会或小型讲座。
2.3 立足学生学情,实行分层分类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的“i +”理论曾提出,成功的课堂教学需由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高于学生已知的知识这两部分组成。而“一锅端”式的分班体制让授课教师很难去掌握“i”和 “+”之间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尽量改革现有的分班体制,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加良好的口语授课平台。可实施的办法是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摸底测试,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初步的分班。另外,由于成教生普遍存在学习愿望偏弱甚至毫无学习兴趣的现象,应对其实行独立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口语题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英语的分层分类教学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力和教师资源,需要得到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
2.4 完善评价体系
尽管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但是过程性评价的考核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和作业的完成情况。高职教师可以在过程性评价中适当加入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或者进行对话展示的时候给予加分鼓励,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不能随意批评他们,而应加以适当的引导,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据观察,加分对激励学生练习口语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3 结论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学院的配合,采取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克服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心理障碍,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进步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